首页 理论教育 佛家文化的特点与儒家的不同

佛家文化的特点与儒家的不同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儒家文化相比,佛家文化总的来说有以下不同:(一)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儒家是中国本土最主流的文化,佛家则是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佛家原是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尔后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支。所以,佛家虽为外来文化,但它长期以来与儒家、道家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佛家对遭受痛苦不幸的人们有独特的安抚慰藉作用和价值。

佛家文化的特点与儒家的不同

儒家文化相比,佛家文化总的来说有以下不同:

(一)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儒家是中国本土最主流的文化,佛家则是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佛家原是古印度宗教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尔后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支。它最初依附和借助道家玄学,到北朝时期才在中国扎下根基,走上独立发展道路。隋唐时期进入鼎盛发展期,不仅自创各种宗派,也充分融入中华本土文化,并对儒道两家产生极大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干之一。[54]

在传播过程中,佛家曾遭受过三次“灭佛”事件,其间与儒家、道家经历了由相互排斥到相互适应和相互包容的过程。第一次是北魏时期,佛教遭受道教的排挤,导致佛徒被杀、佛像被毁。第二次是北朝时期,因统治者尊儒,佛教与道教一起被毁经书、灭佛像,佛徒、道士还俗。第三次是唐朝中叶,因佛寺经济过分膨胀与国家赋税发生重大冲突,唐武宗下令沙汰佛徒。尽管如此,佛教从传入中国以来,还是以它对社会人生苦痛的独特慰藉作用赢得了众多信众,并以它玄妙的理论思辨性,逐步影响着儒家,自身也最终形成禅宗,完成佛教本土化过程,禅宗就是中国化的佛教。而儒家对佛家的回应,先是南朝时期范缜佛学者的形神之辩,后是唐朝韩愈、李翱的反佛排佛,但儒家终究还是以包容和学习借鉴的方式对待佛学,最终形成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精华的宋明理学。所以,佛家虽为外来文化,但它长期以来与儒家、道家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55]

(二)超脱世间、慰藉苦难

儒家不是一种宗教,它没有设立外在的人格神。它是关于现世的学说,不讲前世、来世,并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同时,儒家对鬼神存而不论,不肯定鬼神的存在。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56]儒家崇尚的是清醒理性,讲格物致知,讲博学。而佛家则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宗教而存在的,它齐备了宗教的一切特性和形式。它讲前世、今生和来世三世轮回,并借助三世轮回完成它超脱生死的理论建构。佛家的原始主旨和精神姿态是离世出世、超脱世间的,它把现世间判定为苦海,希望世人通过修行,最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57]。它讲灵魂不灭,肯定鬼神、灵魂的存在,并注重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直觉,讲“悟”,讲顿悟、渐悟,等等。

但归结起来,佛家区别于儒家最核心的不同应在于,儒家所讲的是一个“有”字,而佛家所讲的则是一个“空”字。儒家强调对人生社会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教养,等等,所以我们可说它崇尚的是一个“有”字。它有一种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家庭社会责任感,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希望由此建设和谐美好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它强调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刚毅勇猛、坚韧不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仁义礼智信,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美好、优雅友爱的社会。儒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是有作为、有责任的君子,具备“仁义礼智信”品格,在家能和睦家庭、承担家庭责任,在社会能为社会做贡献,有大爱、有担当。

而佛家则是一个“空”字,人们经常称出家的佛徒为“遁入空门”。它看空一切,舍弃一切,不执着一切,把一切都看成是幻相和假有。所以“空”可说是佛家的核心概念和最后宗旨,通过“空”而完成它出世的理论建构。对于如何悟“空”、看空,历史上不同佛教宗派都围绕“空”字进行了不同解读,两晋时期“六家七宗”集中讨论的主题就是这个“空”字。东晋的僧肇把“空”解释为不真空,被鸠摩罗什誉为“解空第一人”。佛教大乘空宗般若学以“性空”和“假有”对“空”进行了深刻解读。般若中观学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叫“缘起性空”,认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假合而成的,没有自性,不能独立存在,所以万物都是一种假有,都是空的。由于看空一切,所以现实中的一切,包括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个人的情感、名利等,都没什么可以执着、值得执着的,都可以放弃。只有悟到“一切皆空”,从而放下各种欲望,人们才能得到解脱,心灵得到平静。[58]

儒家只讲命,对于命运的坎坷与不幸,儒家总希望人们“知其不可而为之”,而这对于某些遭受了人生巨大苦难和不幸的人来说,往往是勉为其难的,不如佛家的放下不执着,更能让人的精神得以解脱、苦难得以慰藉。所以佛家对遭受痛苦不幸的人们有独特的安抚慰藉作用和价值。中国历来有“得意谈孔孟,失意谈佛老”之说,佛教常常成为遭受不幸和苦难人们的避难所安慰剂,从而有效地补充了儒家这方面的缺失,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www.xing528.com)

(三)慈悲为怀、引人向善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佛家与儒家一样都有人文教化功能。但两者所教化的努力方向和思路不同。儒家是提倡积极美好人生、注重群体和谐的。它讲“仁爱”,对社会、对他人有爱心,讲仁义礼智信,关爱他人与社会,希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假如用“真、善、美”来套用的话,儒家可说是追求一个“美”字。它追求个人是博学有礼、优雅庄重的君子,社会是秩序井然、和谐友爱的美好盛世。而佛家则讲慈悲为怀,讲“十二因缘”,讲三世轮回、善恶报应,讲“戒定慧”。由于讲因缘,所以它开示每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与社会、与他人密切联系的,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因此每个人要和谐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善待他人,必须造善因,不能伤害他人和社会,否则会自食其果。由于讲三世轮回、善恶报应,因此它又开悟众生要为自己的前世今生和来世负责,要造善因,才能得善报福报。由于讲“戒定慧”,所以它有一整套清规戒律,防止人们的作恶与贪念,从而扬善抑恶。因此,佛家的教化目的和方向是引人向善的,假如用“真、善、美”来套用的话,佛家可说是追求一个“善”字,它引领人们超脱世间,善待人间,成就慈悲。[59]

(四)思辨想象、淡定超然

与作为一种社会人生哲学的儒家不同,佛家作为一门来自印度的宗教,它以印度因明学的逻辑推理思辨和宗教丰富的想象,构成了一整套包括宇宙结构论、生成论、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等的宗教哲学体系,富于思辨想象是佛学的显著特质。

佛家把宇宙分为此岸的世俗世界和彼岸的佛国世界,而世俗世界又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并由此展开它各种“转俗成真”的心性思辨成佛论。它还以丰富的宗教想象提出宇宙结构论——三千大千世界说,认为宇宙是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构成的无量无边、无始无终的无限空间,一千个世界组成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大千世界,每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劫,等等,由此展现佛法的无量无边与深奥博大。思辨抽象特质使佛家形成了一套远较儒家精致、系统的思辨哲学体系,而丰富的宗教想象则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佛教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和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

正是由于佛家的思辨特质,所以两汉时期它是借助于同样擅长抽象思辨的道家才得以逐步融入中国文化的。而在长期的发展中,佛家精致、系统的哲学思辨也始终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本土文化的儒家、道家,特别是对缺乏宇宙本体论、认识论等哲学思辨系统建构的原始儒家形成严重挑战,但最终佛家还是与儒家、道家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既成就了自身,形成中国化的佛学禅宗;也成就了儒家,形成吸收佛学哲理后的新儒学——宋明儒学,无论是程朱理学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理一分殊”,还是陆王心学的“心即理”“心外无物”等,都可看到佛学思辨义理影响的痕迹。[60]

作为一种宗教,佛家的目的在于引导世人“息灭贪嗔痴”,“明心见性”,修得清净淡定的智慧正果。佛家“经、律、论”三藏十二部经的核心主旨“戒、定、慧”三学,强调佛法修持者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从而“显发真理,成正等觉”。《楞严经》讲“摄心为戒,依戒生定,依定发慧”,《坛经》讲“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都阐明了佛家的修养核心在于破“我执”,戒除贪欲、嗔怒、愚痴之心,通过净化心灵,使自身拥有一种清静淡定的心态,从而“明心见性”,修得“本来无一物”的彻悟智慧。佛家告示学佛者,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之心,断除俗世贪欲纷争与愚顽迷妄,进而禅定专注解悟佛理,才能修得超然淡定的佛性大智慧。在这样一种心态下,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正如弘一法师所讲:“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佛家就是希望世人能够拥有一种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定力和智慧。[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