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崇尚自然、重视个体、贵柔尚弱、擅长理论思辨、富于反省批判精神等特质,与儒家相反相补、相辅相成、相互激荡,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创新活力,并以其开阔的思维、宽广的意境,丰富了中国人的生命智慧及精神世界,把人们的目光和境界引向高远。
相对于儒家,本文认为,道家文化主要有如下特质:
(一)崇尚自然、无为而治
与儒家崇尚人文、只关注人生社会问题、注重伦理道德践履不同,道家崇尚自然,它突破儒家的局限,把目光和思考范围从人生社会扩展到整个宇宙。它把“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最高准则(“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万物之宗”),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46],从而建立起一套以“道”贯通天、地、人的哲学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人生社会只是浩瀚宇宙的一部分,而且与宇宙万物一样,都以自然作为最高准则。所以,在浩瀚宇宙面前,人类对待自然万物要有一种谦卑和尊重的姿态,不能为所欲为、强妄作为。
自然与人为是相对应的。提倡人文理性和积极有为的儒家无疑把握了人为的这一端,而道家则把握了自然的另一端。道家敏锐地觉察到自然的无限性、不可把握性和人类理性、人的作为的有限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矣。”(《老子》第二十五章)作为人主的君王尽管很强大,但也只是无限自然世界的一分子而已,而且与天地万物一样,必须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以自然无为的“道”为普遍原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第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天下万物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没有外在的仁爱恩施也能循着各自规律运行发展。花开花谢、潮起潮落、鹰飞鱼跃,这一切都不是人类理性和文化“有为”的结果,都是自然呈现的,即使没有人为干预,也处处充满生机,“无为而无不为”。自然状态本身就具有自满自足、自我发展的特性,都各有其“道”。所以正如西谚所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一样,自然是无限的、不可把握的,人类理性、人的作为则是有限的。
因此,人类要懂得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这才是抓住了根本。在道家看来,儒家人为地倡导仁义道德,是舍本逐末,因为一切人为的仁义道德,都是在朴素的人性自然状态遭到了破坏丧失之后,才得以表现的:“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当家庭、社会、国家处在一种自然淳朴和谐的情况下,有什么机会能彰显仁义、孝慈、忠诚呢?!只有当家庭、社会、国家混乱不堪,朴素自然状态遭到破坏,才有机会彰显,才有必要提倡仁义、孝慈、忠诚。
所以,对国家社会的治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守住人们朴素恬淡的自然本性,维持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而不是人为地倡导圣智仁义、追逐人工巧利:“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都是人为的,不足以治理天下,必须绝弃;只有保持质朴、减少私欲,才能使人有所归属,恢复朴素宁静的自然天性,国家社会也由此得以治理:“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家认为,顺任自然才是最高的道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顺任民情,“无为”而治,才是抓住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根本,才是最尊贵的道德。特别是对一个大国来说,更应该实行无为而治,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人为强作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就像搅煮烂了的小鱼一样不可收拾。“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真正明智的统治者所能做所要做的只是补救民众未能做好的错失,起辅助作用而已,而不敢强作妄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只要统治者能做到不乱作为,安静不扰民,不给人民增加负担,不追逐过多的现实欲望,那么,人民自然就得到了教化,生活就自然富裕,淳正质朴的社会风尚就自然形成,国家社会就自然得到治理。
自然无为是道家贯穿一切的核心主张。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人定胜天”所带来对自然界的肆意侵占与破坏;感受到的是社会环境的宽松自在、社会风尚的淳朴宁静,而不是种种礼教桎梏的压抑沉闷、人欲横流的争逐喧嚣。当一个社会的统治者违背自然、罔顾民情,刻意追求有为而强妄作为、恣意妄为,从而给自然界、给民众带来痛苦和灾难时,我们不能不体悟到道家这种“自然无为”智慧之高妙与睿智。
(二)重视个体、率性自由
与儒家重视人的群体性、强调社会依存性相反,道家重视人的个体性,强调自然自主性和率性自由。它认为,“天下有常然”(《庄子·骈拇》)[47],“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天下事物都有它本来独立存在的个体性和内在规律,都能够不假外力自由自主地发展。所以,每个人生来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都具有自然生长自由发展的天性,这种自主自由的天性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应该受到伤害和破坏。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它的社会性和群体性。每个人从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就必须依存于家庭、依存于社会群体,所以必须被社会化。而社会是依靠一定秩序、一定规则建立和维系的,因此人必须逐渐学会懂秩序、守规则、培养相关理性,为此就必须舍弃自己与生俱来的一些自然禀赋、自然习性,以理性规范感性,也就是被“文”化,从而融入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被“文”化、被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群体也就由此得以维系和发展。尚文化、重秩序、倡理性、强调社会群体性高于个体性,这就是儒家所致力的方向,它的“仁、义、礼、智、信”都源于此而展开。[48]
但人也是自然的产物,有自然性的一面。每个人都有其天生的自然禀赋和自然情性,正是这种各自不同的自然禀赋和自然情性的存在,才构成了社会群体的复杂多元和多姿多彩,而个人也由此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因此,人的这种自然天性不应该因强调社会群体性而被忽视甚至泯灭。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道家强调和维护了人的自然性和个体性一面。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的本性都是自然无为的:“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性也。”(《庄子·天道》)只有尊重这种自然无为的本性才是真正的道德:“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庄子·刻意》)而人为地残害万物自然本性,“残生伤性”,“残生损性”(《庄子·骈拇》),则是不道德的。就像“伯乐治马”一样,为了使马变得有用,就戕害了马的自然真性,结果把好端端的马给折磨死:“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荚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庄子·马蹄》)同样,对于民众来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远古时代的民众原本自由自在、自自然然地生活着,但号称“圣人”的后世统治者却非要对民众施行仁义教化,结果破坏了民众自由自然的“天放”本性,这就把真正的道德给毁了:“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
反对任何外在的文饰和人为干预,强调和尊重人的自然性和独立性,这充分体现了道家的自然主义和个体主义,从而与儒家强调人文和社会群体性的人文主义和集体主义截然相反。
道家崇尚的是能够率性自由、自然自主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情态下,每个人都不需要用各种文化礼仪装饰、限制、束缚自己,都能够依照自己自然朴素的天性,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生活着,拥有踏实宁静的安全感和家园感。它反对儒家人为的道德理性限制、破坏了人的自然自由天性,特别是把个人置于社会群体的绝对服从之下,用森严礼教的宗法社会利益取代个人人生的自由幸福。“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无自由,毋宁死。”当封建宗法社会把“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作出极端的解读,从而把仁义道德作为冷漠而不可侵犯的最高“天理”而“以理杀人”时,我们不得不说,道家这种对立于儒家的率性本真生活姿态和社会愿景,体现的恰恰是对生命个体的真正呵护,对民间疾苦的敏锐感受和深切同情。
(三)贵柔尚弱、为而不争
与崇尚刚毅坚强、积极进取的儒家相反,道家贵柔尚弱,倡导为而不争。在道家看来,“柔弱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柔弱是一种胜之于刚强的品质和状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但滴水能穿石,抽刀断水水更流,刚硬无比的石和钢刀都无法胜克柔弱无比的水,可见柔弱能胜刚强,“至柔”可克“至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所以守住了柔就是强,“守柔曰强”(《老子》第五十二章)。
道家敏锐地观察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但死了之后身体则是僵硬的;生长着的草木是柔软随风摇摆的,但枯死了的草木则变得脆硬易折了。可见,坚强的东西往往与死相连,柔弱的东西则与生相连。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柔弱也胜于坚强。(www.xing528.com)
与柔弱同样属于反面性质的还有“下”“后”“雌”“虚”“静”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汇纳百川,是因为它“善下”,即处于低位。所以,道家把握事物的根本方式和重要法宝就是善处下位、居后不为先、知雄守雌、致虚守静。“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知其雄,守其雌”(《老子》第二十八章)、“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等等。在道家看来,事物的反面最能深刻地体现运动变化着的道,因此最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根源,而柔弱则最能体现出道自然无为的作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所以,与儒家相反,道家总是从反面性质把握事物。
由于善处弱势,自然崇尚不争。在道家看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身居高位和品德高尚的圣人,他的行事应是施为而不争夺,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最好的品德和行事就像柔弱的水一样,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因为不相争,所以平静坦然、无怨无尤。“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六十六章)也因为他不相争,所以天下的人都没人能与他争,而乐于拥戴他。
假如说,儒家阳刚进取、尚强争先等正面品质,在推动社会进步、带给社会正能量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残酷的争夺倾轧、给人以紧张感和压迫感等负面因素的话,那么,道家贵柔尚弱、居下不争等反面品质,则给我们带来谦卑、温润和舒适感。就像水润泽万物、和风细雨滋润大地一样,它消解和舒缓了儒家的这些负面因素,并给人们带来另一种思维方式、另一种人生智慧和生活姿态,从而使社会形成刚柔相济、全面健全的人格心理结构,更加稳健地向前发展。
(四)理论思辨、豁达高远
与“道德哲学”的儒家不同,道家是“思辨哲学”,以擅长理论思辨著称。[49]老子《道德经》一开头便体现出这种思辨特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的开创者,道家率先系统地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源-本体论和一整套哲学概念、范畴,并以理论思辨的形式,相当完整地构建了一个由宇宙自然到社会人生、从“天道”到“人道”的哲学理论体系。而借着建立了这套哲学理论体系,道家得以棋高一着地拥有了比儒家更为充分的理论依据,更为系统完善而有力地阐明了自家“自然无为”的核心主张,并足以与儒家对立抗衡。
儒家“罕言天道”,只言“人道”,“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庄子·齐物论》),因此先秦儒家在宇宙生成论、本体论、认识论等哲学理论思辨方面付之阙如。而道家则一创立便喜言天道,并以“道”贯通天、地、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本体,它派生万物,却自然无为、客观独立地主宰着天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
可以说,当道家把统摄宇宙一切的“道”作为自己的核心概念时,便已充分显示了道家的高明和深邃睿智:“道”既然高于一切、主宰一切,则道家的“道”必然高于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主宰着“仁”,那么由此创立的道家学派也必然高明于儒家及其他诸子百家。由此,道家不仅率先揭示了“道”作为宇宙的客观规律,还立于高处、傲视百家地创建了以“道”为核心的自身学派理论体系,从而把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
在建立自身哲学体系的过程中,道家还提出了道、气、自然、朴素、有无、动静、虚实、祸福等一系列概念范畴,并给人们提供了对立面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四十二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四十五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有无相生、大智若愚、祸福相依……诸如此类辩证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哲理智慧,正是道家贡献给世人的,也是儒家在这方面所未能做到的。
毫无疑问,当人们意识到人类只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并把目光和思考范围从只关注人生社会转向关注整个宇宙自然时,人们的境界、胸次、思维等一切都变得开阔、拓展而豁达高远了。由此,人们可以看到面对浩瀚宇宙时自己渺小的一面,而不再患得患失地执着于眼前的一己之私;可以放眼大千世界,而不再终身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生社会的功名利禄,或探究宇宙奥秘,或怡情山水,或简朴自在、平凡安静地过着自己自得其乐的生活。这就是道家给我们提供的不同于儒家的另一种生命格调和生活方式。从这种生命格调和生活方式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的“诗意地栖居”,感受到人生社会的自在舒展与丰富多元。“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鱼因忘情地畅游江湖而悠悠哉哉,人因忘情地顺任自然而自由逍遥;与其在困境中相濡以沫,不如忘情地畅游江湖自由自在。而在这样宽松自如、豁达自在的氛围和境况下,人的创新力、创造力、创意等也随之得以焕发和产生。
(五)反省批判、万物平等
可以说,从创立之始把思考范围扩大至关注整个宇宙自然、并把统摄宇宙一切的“道”作为核心概念建立自家学派体系时,道家便拥有了俯视诸子百家的先天高度,具备了评点其他百家的特质。所以,道家的反省批判精神可谓与生俱来。[50]
道家的批判矛头主要针对儒家。它从“自然无为”出发,既批判儒家礼教文饰带来的虚伪和不自然,也批判了宗法文化对人性的戕害。“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第三十八章)“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庄子·缮性》)“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儒家的仁义道德是通过扼杀和毁灭人的本真自然性情而得到的,它违反人的自然本性,是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针对儒家倡导“仁义礼智”、关注社会文明和人类智慧积极向前发展的一面,道家则敏锐地洞察到社会文明和人类智慧消极阴暗的一面:“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第六十五章)人类智慧在推进社会和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带来心机狡诈、人性堕落、道德沦丧的一面。由此,要让社会有“道”,就必须“绝圣弃智”“见素抱朴”、回归自然本真。“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没有“机心”等任何非天然因素污染过的“真人”,就是道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
作为平民哲学,道家还从万物平等(“齐物”)出发,反对一切等级权威与专断独裁,尤其是长期成为官方哲学的儒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是平等的,世间万物只有相对的差异性,而没有凌驾于一切高高在上的权威存在,万物只有相对性没有绝对性。“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庄子·至乐》)鱼要在水里才能生存,而人溺在水里则会死亡,所以,生活在水中相对于鱼来说是必需的,但对于人来说则不仅不是必需还是灾难,因此人和鱼的喜好感觉是不相同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庄子·齐物论》)毛嫱、西施是世人公认的美女,但鱼、鸟、麋鹿见了并不能欣赏而是逃之夭夭,所以人的美丑标准对于鱼、鸟、麋鹿等动物来说也是不被认同的。“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庄子·齐物论》)所以,按这个道理来看,儒家的仁义、是非标准除了引起纷争之外,怎么可能具有普适性和绝对权威性呢?它当然不应成为衡量社会行为唯一的、最高的道德标准。道家由此消解了儒家独尊至上的权威性。
对于儒家提倡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道家则深刻反思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发出振聋发聩的叩问:“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庄子·齐物论》)人自从来到这个世上便忙碌奔波不停,驰骋追逐于其中而不能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终身劳劳碌碌而不见得有什么成就,疲惫困苦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这不是很可哀吗?这样的人生虽然不死,但又有什么意思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知识的探究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随无限的知识,注定是疲惫不堪不能穷尽的;认识到这个人生道理,人就应该顺其自然、珍重自然生命,而不应不顾一切强求有为和成功,这样既能奉养亲人,又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和天性,享尽天年。
以对立反省批判方式制约、提醒、激荡儒家,这无疑是道家最显著、最根本的特质和价值。尽管这种解构主义特质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对儒家的淑世主义、人文主义及贵族精神、集体主义等正面性可贵品质的冲击破坏,而正是儒家的这些可贵品质使人拥有了挺立于世的尊严,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但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正是道家对儒家相反相补、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激荡,使这两大传统文化主干构成一柔一刚、一反一正、一破一立、一阴一阳、一隐一现、一静一动、一虚一实的良性互动关系,才避免了儒家独尊所带来的片面、专断、单一、僵化等弊端,从而使中国文化获得了更为全面多元的思想智慧、更健康的创新活力,绵绵不绝地丰富演进至今,其由此形成的社会心理积淀,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1]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学问”[52]。道家所贡献给我们的“生命的学问”、生命的智慧迥然不同于儒家。正因为有了道家,我们得以拥有对立并互补于儒家的另一种生命智慧和生活方式:对于社会,我们除了有理性严谨、刚毅进取的儒者,也有率性自然、自由超脱的道者;对于个人,我们除了可做一个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有责任担当、实现社会人生价值的儒者;也可做一个顺任天性、自由自在、有闲情逸致、超脱功名寄情山水的道者。由此,我们的社会既庄重紧张又自由活泼、既关注人文也关注自然,我们的人生既有社会担当又自在美好,我们的民族性格既有阳刚进取的一面、又有柔和娴静的一面,既有勇猛坚毅的一面、又有内敛温婉的一面,既有恭谨文雅的一面、又有潇洒飘逸的一面,等等。这,就是道家带给我们的宝贵生命智慧,留给我们的永恒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