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
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推进学分制、工作室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型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加强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学科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四川美术学院地处西南,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课程“民族地区采风”和“民族服饰借鉴”,将采集的民族服饰精华形成文字和图示分析报告,结合现代时尚进行元素重组,这一有特色的课程,开拓了学生视野,形成的研究成果有学术深度,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具有鲜明的课程特色。部分研究成果收录于由余强教授主编的《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2006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2)依托实验室,将专业设计与实践型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室与教学互动,并形成有机循环。
服装实验室:面积1080m2。下属车间:缝纫车间、裁剪车间、针织车间、印染车间、发型化妆形象创意车间。功能简介:成衣制作工艺、裁剪工艺、针织工艺、印染工艺、发型化妆造型设计。主要服务专业:服装、装饰、综合艺术、旅游产品专业。设备情况:现有设备价值21万元。拥有设备优良的日本“重机”高速平缝机、绣花机、针织机、扣眼机、专用缝纫实习室三间,可同时容纳90名学生同时使用。投入资金情况:预计投入设备资金90万~95万元。
目前,绝大部分参赛作品产品样衣,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后期制作,很多作品参赛获奖或被企业采用。
(3)提倡创新意识,将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设计主题与课题项目结合,培养参与意识,以验证课程设计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总结,学生设计作品参加赛事活动获得丰硕成果,学生通过参加设计大赛,开阔视野,步入更高的境界,为就业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2000~2016年以来,学科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服装设计大赛,获得各类奖项达100余项,其中国内重要赛事大奖20人次,院校团队获得的奖项16项,国际赛事获得的奖项5项。获得国际国内银奖、铜奖、优秀奖70人次,以及大量赛事入围选手。2007年,四川美术学院获得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十大时装名校”称号。自2013年起,连续四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年度人才培养成果奖。(www.xing528.com)
(4)强化课程的整体实施效应,统一和协调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不同科目教师相互协调、衔接,发挥课程教师团队的协同作战的精神。
以服装专业为例,将专业设计与板型结构、工艺制作课程联系,使设计构思通过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与互动得以呈现,并对作品效果进行综合评定。学生也对从平面的款式设计到实物的过程有个清醒的认识。通过教学讨论发现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增强了学生控制作品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扩大限选和自由选修的范围,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与专业相关的专题研究课程。
在不断修订的新教学大纲中,本学科专业总学时为3200学时,总学分为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为878学时,51学分,约占总学分32%;专业教育课程为2194学时,99学分,约占总学分62%;全校通选课程为128学时,10学分,约占总学分6%。现行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多为课程制,一年级基础课,二、三年级专业课,四年级实践课及毕业设计。实行以“特色工作室制”为核心的“1+1+X”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1+X”即指:第一个“1”为通识基础类,第二个“1”为专业通识类,扩大和强化通识课程的类型和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X”指各专业特色工作室,根据各工作室主研领域和特色方向强调课程结构、内容和组织上自主性和灵活性的体系化建设,以实践研究与专业课程交叉进行,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研究中强调创新训练。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
①扩大限选和自由选修的范围,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与专业相关的专题研究课程;
②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③应针对性地开设选修课,将共同课题研究设置于系选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