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创新平台的触媒剂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设计艺术开始创立并逐步发展,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原始积累状态,进入成长期。截至2005年,就创意研发集群而言,全国仅上海、深圳、北京形成一些“创意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但缺乏一个专门整合诸多要素的机构,以及由该机构引发的一至两件重大的成功案例激励各界来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人才、资金等进入其中。由此推测,国家政策、机构整合力、明星设计师、成功案例等能起到触媒剂的作用。
2.设计创新平台的营养源
在美国加州,世界上一流研究型的大学集聚硅谷,形成硅谷园区持续成长的重要营养源和各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重庆大学城汇集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数所高校,培养出成千上万人才。这些人才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是形成创新平台多维、丰富的营养源之一。
除了人力资源外,另一支重要营养源是社会资本的注入。当大家在惊叹硅谷神话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在过去的几年中,有超过全美30%的风险资本投向这一地区。全美六百多家风险投资企业有近半数设在硅谷,是美国吸引风险投资最多的一个地区。引入第三方社会投资,提供给设计创新平台的不仅仅是资本支持,同时还能提供相关的管理咨询、市场推广、法律援助、产业推介等多方位服务。这能将风险下降至最低,胜算提升到最高,在这一点上重庆乃至全国仍显得不够成熟。由此看来,人力资源、社会投资以及两者结合所形成的人才储备、知识产权、技能更新等无形资产,是构成设计研发平台的重要营养源。(www.xing528.com)
3.设计创新平台的环境
设计创新平台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来保证其茁壮成长。2006~2012年,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创意产业发展的扶持性政策,在资金、土地、税收、推广等方面,给予大量优惠条件,这使得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创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政策执行的深化,重庆政府也在西南地区率先推出相关政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
成熟的创新研发平台往往同成熟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是紧密联系的,“学、研、产”三位一体中的“产”,主要靠这些园区来实现。重庆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制造基地,产业基础相当雄厚,为从“制造到创造”这一方针提供了必要前提。
重庆大学城的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场地建设逐步完善,各种实验室设备逐步到位,构成了一个研发型社区的基础环境。良好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宜居环境同周边的产业园区结合,逐步形成了研发人员与企业家共同组成的临界群体,能够为合理构建以学术主导型群落与高新技术创业型企业为节点的庞大的“学、研、产”创新系统提供核心力量。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吸引创新人才的空间、支持创新的合理体制是“学、研、产”创新平台健康成长的必要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