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设计”是一门应用课程,通过实践与总结,我们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设计实践、社会参与、成果检验、社会推广、经验总结、教学应用等环节有机地构筑成一套可循序渐进、循环提升、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社会结合的教学方法。
(1)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课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教学理念,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生态设计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产品设计中关注生态环保;培养他们以产品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并将此作为设计质量重要评价标准的主动意识;讲授生态设计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意识融入概念、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构成的课程教学全过程。
(2)将案例教学引入课堂,以直观范例启发学生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实践能力。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设计”的思想方法、基础理论、设计原则,并通过实际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运用生态设计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课题与其他课程配合,使生态设计教学理念向其他设计课程渗透,使教学成果的作用得到拓展和扩大。
(3)如何让可持续发展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创新设计实践中,通过生态设计理念的增强、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呢?以下提供几种思路参考。
①技术整合的创新设计思路:技术整合的含义是在产品生态设计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整合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技术的最大化利用。它是将多门类知识(技术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多门类技术(产品设计、材料技术、工艺方案、设备系统、标准化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技术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有效的“产品制造方案”和“制造流程”,最终达到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程度的过程。
新产品的研发对企业来说投入在新技术开发方面比重往往较大,而生态设计思想观提倡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挖掘和整合,实现技术的优化,达到产品的功能目的,从而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减少资源消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www.xing528.com)
②非物质化的创新设计思路:非物质化设计是针对一切设计领域的设计,消费产品将不再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呈现,消费者拥有的不是物化的产品,而是这个系统带来的服务,非物质化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循环可持续的产品消费系统。非物质化设计体现了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文化、技术、观念之间的新型关系。脱离了具体的物质形态,大大减少了产品生产时对原材料的消耗。在非物质化社会中,产品还可以通过租赁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为事实上人们购买商品并非是想获得该商品本身,而是希望获得商品提供的服务。“以服务替代产品”的形式提高了产品的效益,因为产品总数的减少,相应地由于加工产生的污染也会得到控制,废弃物同样随之减少。因此,非物质化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效益。
③“变废为宝”“趋利避害”的创新设计思路:在美国,旧地毯的污染非常严重,每年废弃地毯的总量达到200万吨,为此,地毯制造商自愿承担了产品最终处置回收的责任。杜邦公司于1997年出台了“地毯回收计划”,与地毯行业建立伙伴关系,将废弃地毯加工成新的树脂材料供应给汽车行业。通过这个措施,减少了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这种方式也加强了企业之间资源与废物交换的协作。
④积极开发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的创新设计思路:在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技术的创新是首要思路,正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才能实现设计的“功能追随梦想”。生态设计必须重视引入新的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在满足消费的同时又最小限度地使用自然资源,同时将对自然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燃料、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这些新技术、新工艺为社会带来的效益都必定要通过终端产品来实现,这就为生态设计提供了创新设计思路。
⑤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创新设计思路:通过标准化与模块化的设计思路,让产品部件可替换、可代用,从而加强了产品的耐久性和功能灵活性。产品也更加易于升级,并且通过循环利用,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⑥立足地方文化的创新设计思路:生态设计理念还倡导“地域主义设计观”。提倡根据本土原材料和传统手工艺生产方法,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差异与个性,倡导多元化和多样性,鼓励对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文脉的挖掘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