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的光学性质:浑浊度与色度的区别

水的光学性质:浑浊度与色度的区别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浑浊度与色度虽然都是水的光学性质,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所引起,而浑浊度则是因水中不溶解物质所引起。对于江河水而言,引起浑浊的大多为粗大砂、土颗粒,其浑浊度的大小还与河床的性质和水流的速度有关,特别在洪水季节,浑浊度可能很高。

水的光学性质:浑浊度与色度的区别

(一)水的透明度

水的透明度与通过它的光线波长有关。能透过液态水的光的最大波长约为0.47μm,该波长位于可见光谱的蓝色部分,这是深层水呈蓝色的一个原因。在可见光谱的红色端,射入液态水的相当大一部分光被吸收。因此,利用红光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海藻和更高级的植物,只能在不太深的水中生长,有时离水面只有十几厘米深。

把透明度板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到板面白色,此时的深度称为透明度,它是进入水体内太阳光能大小的一种量度,因而也是水体内能量流动的能源大小的一种量度。一般进入水体中的热能总量的73%透射到1cm的深度,也就是27%的热保留在这1cm内水层里;约有36%透射到1m深度,因而有64%的热保留在1m深的水层里;进入水体中的太阳能透射到100m深度的仅有1.5%。

随着深度的增加,太阳光谱从被水吸收最多的长波这一方面减少得很快,而且波长不同的太阳能本身的减少也不相同。在通过1cm的水层后,光谱中所有波长大于1.5μm的光线完全被吸收;在100cm的深处,光谱在0.9μm波长处已终止;而在100m深处,只留下大大减弱了的0.35~0.60μm的部分。

透明度的测定迅速简便,无论对天然水或受污染的水,无论在野外或在实验室内都是有用的。

(二)水的颜色

各种水和废水常常会显示不同的颜色。新鲜的生活污水呈暗灰色,陈腐的生活污水呈黑褐色。工业废水则颜色各异,其中以印染、化工、造纸等废水的颜色为重。即使是天然水,也常会有不同的颜色。

1.水的颜色来源

天然水中颜色的主要来源有:

(1)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如水球藻、硅藻可使水带有亮绿色或浅棕色等。

(2)水流过沼泽或森林地区,带入了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或丹宁酸等,使水呈黄褐色。

(3)天然的金属离子或矿物质,如低铁化合物使水呈淡蓝绿色,被氧化成高铁化合物后呈橙黄色,硫化氢被氧化所析出的硫则会使水呈浅蓝色等。

(4)悬浮于水中的泥沙细微颗粒使水呈红色、黄色等。

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以后的所呈现的颜色。表色则不仅包括因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引起的颜色,也包括悬浮物质造成的颜色。在水质分析中所表示的颜色常指水的真色。

水中的颜色和pH值的关系很大。一般来说,pH值越高颜色越深,所以在记录色度报告时,要注明当时的pH值。

2.颜色测定的环境意义

水的色度是评价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项目。一般说来,水色的存在在卫生上意义不大。饮用水标准规定色度不应大于15度,主要是考虑到不应引起感官上的不快。多数洁净的江河水,其色度常在15~25度左右,湖泊沼泽水则可达50~60度甚至更高些。如果源水色度不超过75度,那么经过自来水厂混凝、沉淀和过滤的常规处理,出水就可以达到15度以下。但若水的颜色是由于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则不论色度的大小如何,只要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浓度超过其容许浓度,都不能作为饮用水。

水体色度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减弱了光线的穿透,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果水体有异色时,往往说明可能有污染物质存在,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对于某些工业用水来说,色度有一定的限制,如造纸工业用水色度不应超过15~30度,纺织工业用水不应超过10~20度,否则会使产品质量下降。

(三)水的浑浊度

天然水和废水由于含有各种颗粒大小不等的不溶解物质,如泥土、细砂、有机物和微生物等,会产生浑浊现象。(www.xing528.com)

1.水的浑浊原因

水样浑浊的程度可用浑浊度的大小来表示。所谓浑浊度是指水中的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也就是说,由于水中有不溶解物质存在,使通过水样的部分光线被吸收或被散射,而不是直线穿透。因此,浑浊现象是水样的一种光学性质。

浑浊度与色度虽然都是水的光学性质,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所引起,而浑浊度则是因水中不溶解物质所引起。所以,有的水样色度很高但并不浑浊;反之亦然。

地表水常会有不同大小的浑浊度。对于江河水而言,引起浑浊的大多为粗大砂、土颗粒,其浑浊度的大小还与河床的性质和水流的速度有关,特别在洪水季节,浑浊度可能很高。我国的主要大河,如黄河长江、海河等都比较浑浊。黄河流域气候干旱、表土疏松、雨量集中,是典型的高浑浊度河流。湖泊沼泽水的浑浊度主要是由细微胶体颗粒和浮游生物等引起的,一般来说浑浊度不很高。地下水通常都较清澈透明,浑浊度很小。

2.浑浊度测定的环境意义

浑浊度是天然水和用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水质指标,也是水是否受到污染的重要标志。在水质分析中,浑浊度的测定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用水,至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悬浮状污染物质,因而它们大多是相当浑浊的。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浑浊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5度。虽然很低的浑浊度在卫生上并无多大害处,但应考虑到感官的要求。

某些工业用水对浑浊度有一定的要求,如冷却用水为防止结垢和堵塞,浑浊度不应超过50~100度,造纸工业用水不应超过2~5度,纺织、漂染用水不应超过5度,半导体集成电路用水浑浊度应为零度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

污水和工业废水一般虽不作浑浊度的测定,但在用化学法处理废水时,有时也用浑浊度的测定来控制化学药剂的投加量。

浑浊的水会妨碍光线向水体中的透射,减少透光层深度,影响水生生物和鱼类的生存,还影响水体的娱乐用途,如游泳水上运动

水的浑浊与否有时也用透明度来表示,但透明度是与水的颜色和浑浊度两者综合影响有关的水质指标。

(四)水的光学性质的生物学意义

纯水对太阳光的吸收有两个特点:

(1)有一定的选择性。以波长0.4~0.6μm的蓝、绿光穿透力最大,与植物的光合成色素的吸收区大体相符,对浮游植物生长是有利的。

(2)随深度增大能量衰减很快。对水生植物来说,这种分布特点有三种可能后果:①光抑制区,光强过度,抑制浮游植物生长,在光照强烈的白天,最表水层可发生这一情况;②光适宜区,光强适宜,在其他条件适合时,水生植物可以饱和速度进行光合作用,日照强烈时的次表水层,阴天或日照不强时的最表水层,多属这种情况;③光限制区,光强太弱,即使其他条件适宜,植物也无法生长。

一般说来,这两个特点对天然水体与养殖水体同样适用,只不过它们的情况更复杂,影响进入水中的有效太阳光能的因素更多。主要有:

(1)抵达水面的太阳辐射总量。这又与云层覆盖程度、海拔高度、纬度、日长等有关。

(2)水面对光的反射性。入射光与水面的交角越小,则反射损失的数量就越多。这也就是说,早上日出后不久,下午日落前不久,被反射损失的阳光较多,进入水中的阳光较少,水中“白天”远没有大气中白天那么长久。

(3)水体的浑浊度。悬浮水中的粘土粒子、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微生物、各种沉淀及絮凝物等,都能形成浑浊度。浑浊度高,光的吸收、散射损失也大,透明度就随之下降。某些泉水特别透明,其主要原因是水中没有湍流,水和沉积物的特性常常有利于迅速沉淀。此外,水的矿物含量高,有时带酸性和氧含量低,这些因素都会阻止使水变混浊的微生物生长。

不同水体,由于上述各因素互不相同,因此,透明度可以相差甚远,小的不足20cm,大的可达10m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