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无氧分解的代谢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葡萄糖首先经4步反应消耗2分子ATP,生成2分子磷酸丙糖(图4-3),然后通过5步反应,包括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转变为丙酮酸(pyruvate)。
图4-3 糖酵解的耗能反应
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葡糖-6-磷酸(glucose-6-phosphate,G-6-P) 葡萄糖被摄入到细胞后进行磷酸化反应。这种磷酸化的意义在于:①将葡萄糖留在细胞内以防止其逸出。②增加葡萄糖的反应性,有利于代谢。催化葡萄糖磷酸化反应的酶是己糖激酶(hexokinase)。体内的己糖激酶有4种同工酶,肝细胞中的己糖激酶为Ⅳ型,称为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葡萄糖磷酸化反应不可逆,由ATP提供磷酸基团,需要金属离子Mg2+。
2.葡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6-磷酸(fructose-6-phosphate,F-6-P) 这是醛糖和酮糖间的异构反应,由磷酸己糖异构酶(phosphohexose isomerase)催化这一可逆反应。
3.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fructose-1,6-bisphosphate,F-1,6-BP) 这是糖酵解途径中的第二个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由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PFK-1)催化,消耗ATP,需要Mg2+。
4.果糖-1,6-二磷酸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醛缩酶(aldolase)催化这一可逆的裂解反应,生成磷酸二羟丙酮(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和3-磷酸甘油醛(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5.磷酸二羟丙酮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 这也是醛糖和酮糖间的异构反应,由磷酸丙糖异构酶(phosphotriose isomerase)催化这一可逆的反应。
6.3-磷酸甘油醛转变为1,3-二磷酸甘油酸(1,3-bisphosphoglycerate) 这是糖酵解途径中惟一的氧化反应,以NAD+为受氢体,需要无机磷酸。这一反应是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催化的。生成的中间产物1,3-二磷酸甘油酸为混合酸酐类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3-phosphoglycerate) 这是糖酵解途径中第一次ATP生成的反应。在这一可逆的反应中,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催化将底物的高能磷酸键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和3-磷酸甘油酸。这种在底物氧化过程中将高能磷酸键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 phosphorylation)。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hosphoglycerate mutase)催化3-磷酸甘油酸分子中C-3位磷酸基团转移到该分子中C-2位上,此反应为可逆的异构反应。(www.xing528.com)
9.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PEP) 这一可逆反应由烯醇化酶(enolase)催化,脱水后引起分子内部的电子重排及能量重新分布,形成了1个烯醇类的高能磷酸键。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和丙酮酸,这是糖酵解中第二个ATP生成的反应,是由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催化的,需要K+和Mg2+,反应不可逆。
如上所述,糖酵解中的3-磷酸甘油醛经5步反应转变为丙酮酸。这样,2分子磷酸丙糖各经由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可生成4分子ATP(图4-4)。
图4-4 糖酵解的能量释放反应
糖酵解的全部反应总结见表4-1。
表4-1 糖酵解反应
(二)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由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催化还原生成乳酸。反应所需的还原当量由NADH+H+提供。NADH+H+是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促反应中生成的。正是NAD+的再生,才使得糖酵解反应能够顺利地继续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