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理导控: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方式

物理导控: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方式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传统的治理思路,政府往往会采取舆论引导物理手段来应对网络舆情。[41]图3-4我国网络舆情引导传统的物理导控模型为什么在很多舆情事件的处理中,政府会倾向于采取“减法”这种物理导控方式?[42]而在网络舆情的治理中,采取删除评论或者帖子的“减法”物理导控方式,正是这种“大事化小”的简约主义治理策略。

物理导控: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方式

基于传统的治理思路,政府往往会采取舆论引导物理手段来应对网络舆情。舆论引导物理手段包含两种方法。第一种舆论引导物理手段是“减法”,这是我国政府早期经常采取的一种应对方法。在早期,由于自律群体的成长速度太慢,网络秩序和网络环境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部门,故政府部门便充当了“网络哨兵”的角色[37]。为了站好“哨兵”的岗,政府部门往往将网络负面信息视为“洪水猛兽”,通过删帖、屏蔽、关停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违法、不实和敏感信息。第二种舆论引导物理手段是“加法”,这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后,前述“减法”已然无法应对网络负面信息时出现的新的舆论引导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加法”是指政府部门“主动出击”,通过宣传信息导控的方式来进行正面宣传和扩大影响力。而我国政府部门在采取“加法”进行舆论引导时大概采取了三种方法:一是培育网络“主流媒体”[38],通过主流媒体的发声来引导网络上的声音;二是探索网络评论栏目[39],这些栏目能快速地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而且评论文章风格多元,这种形式交互性强,对于强化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组织网络评论员队伍[40],通过扩大网络评论队伍来应对不断增长的网络评论文章的需求,并借此来增强网络上的“正面声音”。基于“减法”和“加法”所形成的物理模型见下图3-4。[41]

图3-4 我国网络舆情引导传统的物理导控模型(www.xing528.com)

为什么在很多舆情事件的处理中,政府会倾向于采取“减法”这种物理导控方式?笔者认为,这与中国在传统治理中常常采用的“大事化小”的简约主义治理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有学者指出,中国自古就是人口和领土大国,国家的规模越大,社会的矛盾纠纷就越多,治理任务就越繁重复杂。由于治理能力的短缺,国家及其代理人经常运用“大事化小”机制来简化治理需求,以实现可行和有效的治理,合理调控治理的节奏。尽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大事化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艺术,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应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快速把问题解决好;但这一简约主义的策略在本质上可能只是把问题“压下去”或“拖下去”而已。比如在民众舆论沸腾时,政府可能会采取信息控制,封锁消息,压制舆论,阻止信息扩散,减少知道情况的人,特别是防止上级或中央政府及其官员了解情况。[42]而在网络舆情的治理中,采取删除评论或者帖子的“减法”物理导控方式,正是这种“大事化小”的简约主义治理策略。这种减法物理导控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为了追求稳定、秩序和可控——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网络的管制,努力减少负面新闻的传播,或者封锁相关消息、阻止有害信息或谣言进一步扩散[43]。但它可能会不当侵害权利诉求者的正当利益诉求,使真正的问题被遮蔽,这不利于正确处理纠纷,并且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此外,这种做法可能会诱发更多猜疑,可能给政府公信力带来巨大的损害,甚至会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埋下祸根。

尽管我国政府部门在应对网络舆情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创新其舆论导控方式,但如学者所言,传统的舆论导控方法仍旧倚重惩罚性的责任建设,而不注重对信息安全动态监控和预警,有的部门甚至会突破其治理权限采取“跨省追捕”等不当的处置行为[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