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聚多方主体合力
通过凝聚多元主体参与网络空间共治,是网络善治的题中之义。调动多方主体参与网络空间治理,不仅有助于解决政府部门治理力量不足的问题,更有助于凝聚共识并实现多方主体的责任共担,这一策略也突出了不同的参与主体在治理过程中联结成具有紧密内在联系以及整体性特征的运行系统。尽管网络空间呈现出普遍的虚拟性,但推动网络空间善治的相关主体都是实体。受核心利益、价值观念等影响,各治理主体之间存在着交流、对话甚至博弈等行为,但不同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网络空间治理应当以共享共治为原则推进多主体治理,使党委、政府部门、企业、网民等都能有序参与到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中。有学者指出,这一多元主体参与主旨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涵。第一,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政府的统筹协调,在治理导向、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等方面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确保网络空间治理的正确方向以及切实增强领导保障能力。第二,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互联网企业的深度参与。一方面急切地需要互联网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网络空间治理的科技保障能力,使网络数据、网络舆情等在强大科技手段的支撑下能够朝着安全、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互联网企业在参与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经济、大数据战略等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兼顾网络规模与网络品质,承担好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确保自身的网络平台、网络产品的合规合法,坚决防止其成为谣言、诈骗等的温床。第三,网络空间治理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社会力量包括广大网民以及民间团体,要使他们与党和政府形成双向互动,进而实现网络空间治理的多主体协同。广大网民应当共同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利用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把网络空间建成全体网民共同防范抵御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重要精神家园。[89]
(二)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凝聚共识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90]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91]。(www.xing528.com)
有学者指出,网上与网下的区分隐含着互联网技术构筑的线上线下鸿沟。网上展现的是一种自由化、匿名性、弱化个体“在场”必要性的活动行为,正好超越了网下行为活动的限制,也因此模糊了网上与网下行为规范的界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上网下同心圆”,有力填补了分化状态中网络空间治理难题,明确了“同心圆”的黏合性功能,将网上与网下相互衔接,是重协调、谋全局的深刻体现。从不同侧面来看,“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具有辩证思维张力。[92]
从价值层面而言,构筑网上网下的“同心圆”旨在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网络良好生态“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同心干,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习近平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引导网上舆论与网下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促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及理论“上得了网”“服得了人”;同时又能身体力行,推进网络舆论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同频共振、有机统一。“人心齐,泰山移”,在当前网络空间社会思潮鱼龙混杂的背景下,“网上网下同心圆”构筑起的是一道思想“防火墙”。习近平洞悉网络技术衍发的网络文化断层,将凝聚共识作为衔接网上网下的稳定器,既解决了思想问题,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从制度层面而言,网上网下的“同心圆”指向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治理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综合治网格局中强调以党的领导为“圆心”,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有效调动网下不同行为主体重新整合力量结构,合理适应以网上特征为标准的管理体系。通过治网主体相互联系、相互嵌入、相互促进的思路,习近平既解决了个性问题,又解决了共性问题。[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