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新时代善治目标

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新时代善治目标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依法对网络空间进行治理,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从这九个方面战略任务不难发现,网络强国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想要实现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网络强国战略所追求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等价值,正是中国网络善治的价值追求。

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新时代善治目标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党和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并提出了具体的网络善治目标,即要实现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最终实现造福亿万人民群众的根本目的。[25]

(一)造福人民群众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的根本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信事业发展中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26]。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依法对网络空间进行治理,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7]

如何判断网络空间的治理是否实现了造福人民群众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28],即网络空间的治理必须保证健全的网络功能、维护高度的网络安全和井然的网络秩序。

①确保网络功能的健全。尽管网络社会有其特殊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社会并非自为地存在,它与现实社会相互交融,网络中的言行大多数情形下会在现实社会产生投影,并引起现实社会关系的改变。从功利的角度而言,网络空间存在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捷。网络空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就要求其功能必须能正常地运行,才能保证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秩序。因而,需要严厉打击危害网络社会安全的行为,例如,黑客行为、电脑病毒扩散行为,以保障网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有序发展。

②保证网络安全的实现。网络安全关涉国家的发展与安全,也关涉到每个人的发展与安全,而且,国家安全与个人安全是有机统一的。可以说,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也没有个人安全。

③实现网络空间的安定有序。目前,我国网络空间尚存在诸多问题:网络诈骗、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违法犯罪行为大行其道,网络诽谤、网络暴力言论等网络言论失范[29]的情形也层出不穷。这些不当网络言行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经过网络舆论的发酵,成为冲击现实社会秩序的“龙卷风”,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梦魇”。[30]因此,必须对网络空间各种无序的言行进行治理,化解各种网络风险,清除各种网络隐患,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解决各种网络失序问题,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秩序,恢复或建立人们之间的良好社会关系状态。

(二)实现网络强国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目标

在互联网接入后的这二十余年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9319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2023块/32,我国域名总数为3136万个,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948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9.82亿个,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352万千米,互联网基础资源建设取得了稳定而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大了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投入,在“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1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和5万个4G基站建设,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9%。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升,城乡互联网接入鸿沟逐步消弭(见下图2-1),这也促使网民数量大幅增长,互联网普及程度不断提升(见下图2-2)。此外,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5G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工业互联网“综合性+特色性+专业性”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31]我国已经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应用渗透最强的数字社会。可以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图2-1 我国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2018年6月—2021年6月)[32]

(www.xing528.com)

图2-2 我国网民数量及互联网普及率(2018年6月—2021年6月)

然而,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还存在着自主创新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明显(通过图2-2所示的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可见一斑)、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突出等诸多问题,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33];而在2015年10月29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则明确提出了我国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34];我国2016年12月27日颁布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也以实现网络强国作为战略目标;2017年1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再次重申了我国要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有力支撑[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指出,要“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36]。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将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为网络强国。

根据《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所做的部署,我国应在坚持尊重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平利用网络空间、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及统筹网络安全与发展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空间主权的坚定捍卫、国家安全的坚决维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网络文化建设的加强、网络恐怖和违法犯罪的打击、网络治理体系的完善、网络安全基础的夯实、网络空间防护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强化等战略任务的有效执行,来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从这九个方面战略任务不难发现,网络强国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想要实现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网络强国战略所追求的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等价值,正是中国网络善治的价值追求。

建设网络强国,增强国家的网络实力,是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础[37]。而中国梦的本质在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归根结底,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因为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38],而且,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成功[39]。所以,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是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何谓“网络强国”?它不仅是指互联网安全与发展实力的强劲,还指一国所具备的网络空间的主导权。而网络强国是否能实现,得看网络强国能力要素是否具备及其强弱。有学者指出,网络强国能力要素包含基础层、空间层、融合承载层和军事层四个层面(见图2-3)。对于基础层而言,国家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程度都与之息息相关;军事层涉及国防力量对网络安全和发展所提供的保障,网络空间的军事力量应当具备攻防结合和军民融合的属性;空间层则是网络空间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体现,而这两种实力越强,对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性能的打造能力就越强;融合承载层则是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融合程度的体现。[40]这四个层面的要素相互之间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图2-3 网络强国能力的要素模型[41]

在具备了上述网络强国能力要素的基础上,如何判断一国是否达到了网络强国的水平,需要一个可供操作的评判标准。上述学者在分析了网络强国能力要素的基础上,还构建了网络强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模型见图2-4)。根据该指标体系,一国是否达到了网络强国的标准,得看该国是否对于关键基础设施具有自主可控性、该国是否具有强大的产业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输出能力、该国是否在网络空间威慑能力和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方面实现了现代化。[42]为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43],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44]。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国际网络空间形势,在网络空间威慑能力的建设方面,我国的主要任务在于提升防御性网络空间威慑能力,即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构建防御型的网络空间安全体系。

图2-4 网络强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