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简称IBM。总公司在美国纽约州阿蒙克市,是托马斯·沃森1911年创立的。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IBM可以说是一个原则明确并且信念坚定的公司,也可以说是因这些原则与信念而立足于国际市场中而不被淘汰,并且因为这些原则与信念被世人尊重。这些原则和信念就是我们要分析的IBM企业文化,这种被称作“沃森哲学”的文化影响IBM至今,支撑着IBM屹立于世界500强前列。
老沃森所设定的“行为准则”,公司从上至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照着这种准则去做事。它包括:
(1)第一条准则:必须尊重个人
沃森家族十分重视员工的力量,优秀的员工是公司不可或缺的财富。IBM公司重视小型企业能创造气氛的作用,在分公司中一直保留小型编制,一个主管有效率地管理着十二个员工,不多不少刚刚好。经理人员的作用不仅在于布置任务,了解工作进度,还担任着不断地激励员工士气的重要职责。
IBM公司从创业开始就有一套完备的人事运用传统。IBM公司不讲究什么到时间年限就自动加薪,自动升职,一切员工都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只要你有一个不断上进的心,努力工作,成绩优秀,就有机会超越资历被表扬、被晋升、拿奖金。在1969年到1972年经济大萧条时期,有1.2万IBM的员工由萧条的生产工厂、实验室、总部调整到需要他们的地方,有5000名员工接受再培训后从事销售工作、设备维修、外勤行政工作与企划工作,大部分人反而因此调到了一个较满意的岗位。他们能够体会到公司对他们的关怀,都愿意为公司的成长贡献一技之长。
不仅要求尊重员工,IBM公司也要求每一位员工尊重顾客,要求同等对待同行竞争对象。公司的行为准则规定,任何一位IBM的员工都不可诽谤或贬抑竞争对手。销售是靠产品的品质、服务的态度,推销产品的长处,不可攻击他人产品的弱点。
(2)第二条准则:为顾客服务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无法脱离顾客而存在,老托马斯·沃森在公司特别强调“顾客至上”的原则,一切以顾客的需要为前提。
一切以顾客为中心不仅仅是口号,而是真正融入于公司的每一个行动上。顾客的任何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解决,就算解决的问题有难度,也要及时给予顾客以满意的答复。如果顾客打电话来,一小时内一定会派人解决。电话咨询的服务会有专家随时解答,电话费也由IBM买单。对于零件的配送维修,IBM提供邮寄或专人送零件等服务,增加服务范围体现着IBM对于顾客的无上尊敬。
为了将这一理念更好地扎根于员工的内心,IBM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司训练及教育,在IBM公司受训的时间甚至超过任何一所大学的授课时间。经理去接受教育而后回到公司再传授给每一位员工,甚至顾客也会被邀请来一同授课。
经营任何企业,一定要有老顾客的反复惠顾才能使企业成长,一定要设法抓住每一位顾客。最优异的顾客服务是能使他再来惠顾才算成功。
(3)第三条准则: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不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或者是公司的企业计划决策,IBM公司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都追求完美无瑕——尽管我们不可能完全达到,但是这种观念必须在,要求不能放低,按计划去执行。IBM公司从开始挑选员工时就注重优异的原则,公司从全国最好的大学挑选最优秀的学生,接着让公司对他们进行密集训练,使得他们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良好的教育给以后的工作打好了扎实的基础。IBM公司设立了一些考核工作成果的指数,通过定期的抽样检查来固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水平。IBM公司具有高度竞争的公司氛围,让每个人都相信努力争取进步就有可能实现优异的表现。
这些准则渗透在IBM公司的方方面面,每位公司员工都时刻铭记在心中,影响公司做出的决策与行动。这种原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种书面上的规章制度,如果想要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让这种原则深入人心,真正变成员工身上的精神品质。IBM公司在企业运营中,从主管人员做起,主管人员身体力行,带头践行这种观念,对于员工,则要求在公司事务的方方面面去体现这种“原则”的重要性。IBM公司在会议、内部刊物、备忘录、集会或在私人谈话中都极力贯彻“沃森哲学”。
2.Microsoft:别具一格的文化个性
1975年,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合伙创建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机软件开发的先导,最为著名和畅销的产品为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没有哪一个与计算机或信息技术有关的行业和用户不受到微软及其产品的影响。
微软从最早卖程序设计语言,到出售操作系统,再到向零售店出售各种应用软件产品,从国内到国外,不断获得发展。微软公司令人吃惊的成长速度,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透过辉煌业绩,我们不难发现其成功不仅在于科技创新和优异的经营管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知识型企业独特的文化个性。
(1)打造文化个性
在微软员工的眼里,比尔·盖茨是一位幻想家,他不断地积攒力量,疯狂地追求成功,他是一个拥有雄厚的技术知识和高度敏锐的眼光的人,他善于洞察机会,善于选拔人才帮助他完成他的商业梦想。他的个人精神特性,给整个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比尔·盖茨独特的个性和高超技能造就了微软公司的文化品位,他极具创新精神,超越前人思维。微软的使命和价值观是帮助全球的个人和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他强调以产品为中心来进行公司的组织管理,极力寻求并任用与自己类似的既懂得技术又善于经营的经理人员,极力在公司内部和应聘者中挖掘同自己一样富有创新和合作精神的人才并委以重任。
比尔·盖茨善于洞察机会并紧紧抓住这些机会,在公司内贯彻自己个人的精神风范到底,整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和产品开发等活动都带有盖茨色彩,使自己及其公司矗立于这个迅速发展的行业的最前沿。(www.xing528.com)
(2)营造团队文化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创新,知识性企业也离不开创造性的人才。虽然微软的PC程序员们不喜欢官僚主义的限制,但是微软却有一种能力将他们团结在一起,让他们遵循“组建职能交叉专家小组”的策略准则。微软给予那些专业人才以极大的自由创造的氛围,他们甚至可以自己定义决定自己的工作,拥有自主招聘和培训部门新员工的权利,思想独立的氛围给微软带来极大的活力。员工们不喜欢官僚主义,公司就杜绝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没有要求严格的专业管理人员,没有时时刻刻地政治控制,经理人员像朋友一样,给员工创造最佳的工作氛围。人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这种提倡自由和创新的文化为员工提供了许多有趣的学习和工作机会。
(3)不断创新的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是应对市场竞争的强有力的手段,作为知识型的企业,创新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微软利用创新开发新市场开发新产品,走在行业进步的前沿。微软不怕别的竞争对手的威胁,因为不断的创新精神使得微软的产品和服务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时常会有重大的产品突破,竞争对手无法企及。其不断改进新产品,定期淘汰旧产品的机制,始终使公司产品成为或不断成为行业标准。创新是贯穿微软经营全过程的核心精神。
(4)创建学习型组织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永远保持活力,必须创建学习型组织。微软对此有着自己的一系列战略规划,通过不断自我反省与认识批评、顾客信息的及时有效反馈和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而追求长久的进步与发展。
微软在组织规划上,在避免过度官僚化对于企业学习活力的影响的前提下,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在产品研发上,从以往的产品研究中学习,不断进行自我的重新认识,在否定中寻求创新学习;在对待客户上,加强与顾客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将顾客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员工沟通上,以电子邮件建立了公司内的广泛联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在互动中学习,实现资源的优化共享。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公司结合得更加紧密,以充分的活力、更高的效率走向未来。
3.松下:经营之神的精髓
松下(Panasonic)是日本的大型电器制造企业,总部设于大阪。松下幸之助是该公司的创办人和领导人。松下人的使命是通过生产、销售活动,改善并提高社会生活品质,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贡献。松下是日本第一家用文字明确表达企业精神或精神价值观的企业。松下精神,是松下及其公司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松下精神的形成和内容
松下精神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它有它的形成过程,公司的经营思想是在企业创办后的一段时间才形成的。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开始制造电器双插座;1932年5月,他开始理解自己的创业使命,这两个重要的日子被松下设为纪念日。在1932年5月的第一次创业纪念仪式上,松下确认了自己的企业使命与目标,以此来激发员工奋斗的激情。
松下幸之助认识到人很容易动摇自己的思想意志,因此为了员工的拼搏热情与干劲能够坚持下去,他制定一些戒条,来时刻提醒告诫自己和公司员工。1933年7月,公司制定并颁布了“五条精神”,在1937年时又附加了两条,形成了“七条精神”:产业报国的精神、光明正大的精神、团结一致的精神、奋斗向上的精神、礼仪谦让的精神、适应形势的精神、感恩报德的精神。
(2)松下精神的教育训练
松下公司重视对于员工的精神培训以实现真正发挥松下精神的力量。培训教育的方式有:
第一,反复诵读和领会。每天上午8时,所有员工同时诵读松下七条精神,一起唱公司歌。其用意在于让全体职工将公司的目标、使命、精神和文化铭记于心,时刻鞭策自己。
第二,演讲。所有工作成员每隔1个月至少要在他所属的团体中进行10分钟的演讲,说明公司的精神和公司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说服别人来说服自己去贯彻公司精神。
第三,隆重举行新产品的出厂仪式。每年正月,松下电器公司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来庆祝新产品出厂。通过这样的活动,员工可以看到公司的价值,自己的价值,发扬松下精神,统一步伐。
第四,“入社”教育。刚进入松下的公司员工必须要进行“入社”教育,这包括:背诵松下的宗旨和精神内涵,学习松下幸之助“语录”,学习松下公司之歌,参观公司创业史“展览”。同时新员工还会被分配到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上并进行轮换,一开始的3~6个月时间内,专业技术员工需要在基层的装配线或零售店工作。
第五,管理人员的教育指导。松下公司每月会有一次干部学习的会议,与会人员之间通过交流沟通来得到激励,从而更加勤勉工作,严于律己。总裁与部门经理的通话或面谈是松下有名的管理方法,部门的重大难题随时会被总裁关注并参与其中,也不会因此压抑部门管理的积极性。
第六,自我教育。公司把自我教育放在员工培育的基点上,员工要在松下精神的标准下进行自我剖析和认识。每个松下人必须提出并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有什么缺点?”“我在学习什么?”“我真正想做什么?”,等等,根据这些问题的自我回答来确立自己的目标并拟定发展计划。这样一来,员工在工作中就能自我激励,主动思考,去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去创新。公司还成立了研究俱乐部、学习俱乐部、读书会、领导会等学习组织来方便互相学习与启发。
(3)松下精神的内在力量
松下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柱,它的导向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融入于公司的设备、技术、结构和制度中,是松下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随着松下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成长,松下精神得到不断强化。松下人因为这种精神拥有了企业整体的概念,怀有热爱松下的情感,也因为这种精神拥有为社会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松下人因为这种精神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提出发展创新的建议,帮助其他人一起进步,整个公司秩序井然而又其乐融融。对于顾客也是热情满满,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推动着松下的前进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