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邮轮运营管理:设备管理过程

邮轮运营管理:设备管理过程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邮轮设备是邮轮正常经营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管理好这些设备是经营工作的一部分。因此,邮轮管理者要重视设备的修理和维护。专业维修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当经常巡查监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和消除事故隐患。邮轮设备发生故障是很难避免的,故障发生后应及时检查清楚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尽快修复。

邮轮运营管理:设备管理过程

邮轮设备是邮轮正常经营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管理好这些设备是经营工作的一部分。要管好这些设备,除了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外,还需要一套合理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以下就设备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讨论。

1.邮轮设备管理的程序

按设备管理的不同阶段,管理程序可以分为更新、技术改造、报废三部分。

(1)设备更新程序

这是指从设备更新的计划、决策、选型、订购到日常管理的运行程序。包括:

第一,制订设施设备更新计划;

第二,申报、审批;

第三,收集资料,选定型号;

第四,联系商家,订购设备;

第五,设施设备到货,入库保管;

第六,安装调试;

第七,办理设备的移交、入账和建档手续;

第八,进行使用方法的培训;

第九,日常管理。

(2)设备技术改造程序

第一,收集在设备使用中所发现的结构、配套、安装等方面不适应经营需要的问题;

第二,召集由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设备改造研讨会,制定设备改造方案;

第三,设备改造施工;

第四,设备报废程序。

2.邮轮设备管理的方法

(1)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邮轮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使用范围广,更新周期不一致。为加强管理,便于维修,降低损耗,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建立设备档案。这项工作应由工程技术部门、财务部门、使用设备的相关人员共同负责。

(2)制定科学的使用、操作、保养、维修规程

在设备管理中,可采取将责任层层落实到班组和个人的办法。还应当制订统一的使用、操作、保养、维修制度。一般由邮轮部门负责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小修;工程部门负责二级保养、中修和大修。

(3)定期考核设备管理效果

邮轮的设备管理水平,对邮轮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定期考核设备管理和使用效果,以评定设备管理水平。主要考核内容:

第一,设备完好率;

第二,设备维修费用。

3.邮轮设备的维修保养

邮轮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也影响着邮轮的经营成本和整体经济利益。因此,邮轮管理者要重视设备的修理和维护。

(1)设备的修理

设备的保养维护和修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工作,但是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设备正常运转,以满足经营需要。它们的工作内容是有区别的,维护保养是指设备尚在正常运行时对发生的较小变化进行处理;修理一般是指更换可能发生故障的零部件和修复已经出现故障的设备。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即使维护保养工作完全按规定、按计划进行,也难免发生故障。一些零部件、电器元件随着设备的运行和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磨损、消耗、老化;环境的变化以及电压突然过高、剧烈震动、违反规定的操作等,都可能引发故障。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该立刻修理。(www.xing528.com)

第一,按规定修理日期分类修理。

一是标准修理法,又名强制修理法或主动修理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在维修计划中明确规定修理日期和调整、更换零部件等修理内容。设备在经过规定的一段运行时间后,不管零部件的实际磨损以及运转情况如何,根据标准工艺要求,都要进行强制修理,零件也需要强制更换。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在修理前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工作简化,停机时间短;缺点是需要经常检测零件的磨损程度,修理费用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必须严格保证安全运转和特别重要的设备的修理。

二是日常检修法。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零部件的磨损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障的产生一般都是有苗头的。专业维修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当经常巡查监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和消除事故隐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所需要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少。适用于一般设备的修理。

三是及时修理法。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完全停止运转后而进行的修理。邮轮设备发生故障是很难避免的,故障发生后应及时检查清楚产生故障的原因并尽快修复。修理工作结束后,必须认真填写修理记录单,同时应由管理人员对修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这种方法虽然是一种被动的方法,但是在现实中却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也确实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被动的修理法不如前两种主动修理法的效果好,因此,如果能用主动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尽量不采用被动的方法。

第二,按修理内容的复杂程度分类修理。

一是部件修理法。即将需要修理的部件拆下来,换上事先准备好的部件。这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停机时间,但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部件用于更换,占用一些资金。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数量的同类设备的部门,也适用于修理一些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属于关键性的设备。

二是局部修理法。即将整体设备划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按顺序修理,每次只修理其中的一部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把修理的工作量化整为零,以便利用较分散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它适用于具有一系列结构相对独立的设备或修理时间比较长的设备。

三是同步修理法。这是将若干台在功能上相互紧密联系而且需要修理的设备,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内修理,以减少分散修理所耗用的时间。这种方法常用于配套设备的修理。

(2)设备的保养

第一,制定和实施设备保养计划。

这是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所要求的保养项目和时间制定保养计划。要科学地安排保养时间和内容,并且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文字形式提出具体设备的保养要求。每启用一台设备,就应该在设备登记卡上的维护保养栏内写明该设备的保养要求。如果是进口设备,则应该及时将这部分资料翻译,为日后保养维修提供方便。

二是制定每日、每周、每季、每半年、每一年的维修保养计划。一般日常保养和每周保养都由服务、使用人员承担,每月、每季、每半年、每一年的保养由专业维修人员承担。

三是利用工作单落实保养计划,由主管或领班填写工作单。工作单上应写明保养设备的名称和保养内容。要将保养计划落实到具体人员。保养工作完成后,填写所用材料、工时和保养情况记录。工作单要保存备查。

第二,三级保养法。

三级保养法是根据设备保养工作量大小以及难易程度,把设备保养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个级别,并规定出相应的工作内容。

一是“日常维护保养”。

保养工作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大部分是服务员。

保养部分:主要部分是设备的外部。

保养时间:每天进行例行检查。

具体工作内容:检查设备的操纵机构、变速机构以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并定时定点定量加注相应的润滑油;检查设备易松动脱落的部位是否正常;检查附件、专用工具是否齐全;搞好设备以及周围的卫生。

二是“一级保养”。

保养工作人员:以设备操作员为主,以设备维修人员为辅。

保养部分:部分内部装置。

保养时间:设备连续运转500小时进行一次一级保养,一般每月进行一次。配合间隙:清扫、擦拭设备表面和电器装置;清洗附件和冷却装置。

三是“二级保养”。

保养工作人员:以专职维修人员为主,以设备操作人员为辅。

保养部位:设备内部结构。

保养时间:设备累计运转每300小时进行一次,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具体工作内容:根据设备使用情况部分解体检修;对各种传动箱、液压箱、冷却箱清洗换油;更换易损件;检修电气箱、电动机,清理电路板接插件;检查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和电子器件使之恢复精度,校正水平。

每次一级保养或者二级保养之后,都要填写保养记录卡,并将保养记录卡存入设备档案中,以备检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