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是指人们为了除获取经济效益以外的某些目的,离开惯常居住国家,前往其他国家进行的旅游活动,通常期限不超过一年。国际旅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国内居民的出境旅游,二是其他国家居民进入本国入境旅游。
根据往年的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的统计资料可知,全球国际旅游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期,从20世纪50年代起得到迅速发展,因此,通常将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这段时期视为现代全球国际旅游时代。原云南省旅游局局长罗明义根据全球国际旅游人数、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将国际旅游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国际旅游快速发展阶段(1950—1960年),国际旅游业的波动发展阶段(1960—1980年)和国际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1980—2000年)。
进行旅游发展阶段划分,有助于把握国际旅游发展规律,认清发展现状,进一步摸索国际旅游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旅游业的发展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整体而言,国际地缘政治的态势、国际安全以及经济格局的变化都对全球国际旅游发展进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此外,随着旅游者消费技术水平和消费偏好的转变,国际旅游的态势也随之变化。
本书从全球旅游发展的一般环境因素(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以及行业环境因素(如旅游市场需求、目的地变化趋势等因素)出发,将现代全球国际旅游(1950年至今)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部分:欧美“两极化”、传统大众旅游热(1950—1980年);旅游目的地呈多极化发展趋势,旅游休闲与新业态茁壮成长(1980—2000年);各类因素相互作用,国际旅游业持续发展(2000年至今)。
一、全球国际旅游的发展阶段划分
1.欧美“两极化”和传统大众旅游热(1950—1980年)
政治和经济是影响国际旅游的两大关键因素。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极格局僵持近40年,现代全球国际旅游的发展深受其影响。尽管当时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发展国际旅游的重要性,但碍于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经济上的摩擦,旅游等国际交流活动往往只存在于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之间。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全球国际旅游发展多有受限,规模不大。
欧洲和北美的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复苏,得到了较快发展。欧美等地社会福利逐渐完善的同时,劳动者权益和奖励制度也日益得到保障,欧美地区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得到提升,闲暇时间增多。此外,欧美地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激励员工的措施,加快了国际旅游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由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旅游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其中团队形式的旅游尤其受旅游者喜爱。
2.旅游目的地呈多极化发展趋势,旅游休闲与新业态开始成长(1980—2000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形势随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崩溃而有所缓和,不同意识形态的部分国家之间关系有所改善,其他国家中更多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日渐完善,此前旅游目的地的“两极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国际旅游的重心开始从欧美地区向亚、非、拉地区偏移。20世纪90年代,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国际旅游业年均增长率超越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
1986—1989年,泰国接待的入境旅游者规模年均增长49.7万人次,增长率达到为19.5%,位列亚洲第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大众的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旅游休闲和新业态成为一种新兴趋势。
总而言之,20世纪后期,休闲和旅游已逐渐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海内外许多工业化城市开始主动转型,发展绿色生态的服务型产业。英国采取的行动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为了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强吸引力,英国建设了多家室内运动中心及消费中心,并将多所工厂改造为展览馆、酒店及娱乐场所。如今,休闲旅游早已迈过初步发展阶段,这是国际旅游成长的大方向之一。(www.xing528.com)
3.各类因素交织,总体稳中有进(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是外汇和就业的驱动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于2020年发布的《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0)》指出,2019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为123.10亿;全球旅游总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为5.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7%。
国际旅游市场朝着以亚洲、欧洲、美洲为热点的“三足鼎立”趋势发展。其中亚洲板块展现出惊人的活力和热度,其旅游规模和收入的增幅最大,而欧洲和美洲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新兴经济体,如“金砖国家”“新钻国家”等,旅游业份额不断提高,旅游总收入占全球份额的38.9%,同比增长37.1%。其中,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和南非5个金砖国家的旅游业增势惊人,旅游总人次达到63.6亿。
就国际政治局势而言,“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全球发展的新主题,国际政治局势对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渐渐淡化,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合作加快了国际旅游的持续发展进程。
然而,从2000年至今,国际旅游也经历了一段波折历程。恐怖袭击、疫情爆发、金融危机、贸易摩擦和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对国际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世界各地恐怖活动时有发生。伦敦爆炸案、东京地铁人质案、美国贝鲁特爆炸案等恐怖袭击事件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当今世界并非风平浪静,恐怖主义、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存在仍然威胁着国际旅游发展,甚至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除恐怖主义外,近些年传染病疫情和自然灾害也时常对全球国际旅游业造成创伤。传染病疫情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且影响范围广大,波及的不是某个个体,而是整个群体。倘若某地区爆发一种流行病,往往需要人们采取居家隔离等措施进行防范,而旅游活动离不开人员的流动,因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尽管自然灾害对旅游业的打击不似传染病那样致命,但其严重程度也不可忽视。例如,2004年南太平洋发生的海啸导致该地区的旅游业经历了很长一段恢复期才重归海啸爆发前的发展水平。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旅游业都曾或多或少遭受恐怖主义、大流行病和自然灾害的波及。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008年,美国房贷巨头股价暴跌,引发的金融风暴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席卷全球,爆发世界金融危机。企业纷纷宣告破产,大量失业人口涌上街头,抗议游行甚至暴动接连不断,全球经济陷入低谷,旅游者的数量和消费水平显著滑坡。2009年1月,世界旅游组织发布了一份有关全球旅游业的气象报告,报告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旅游业发展速度显著减缓。根据美国国家旅游办公室公布的数据,近几年中国前往美国的旅游人数增长幅度骤降。2016年,前往美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增幅为16%,2017年仅为4%,而2018年甚至呈负增长状态,前往美国旅游的总人次低于300万,降幅达5.9%。
在多重因素交织的国际背景下,全球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为跨境旅游电商和区域合作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国际旅游区域的联系和合作逐渐紧密,部分跨国旅游集团或企业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此外,国与国之间需要进一步开放合作,共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共同利益。届时,全球国际旅游将以更成熟的姿态面临更大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