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魂曰:“无有有形乎?”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①!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②。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③。”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吾将反吾宗矣。”魄反顾,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注释】
①直:通“只”,只是。②幽冥:幽僻,晦暗。③内视:内心自省。自反:变回原来的样子。
【译文】
魄向魂询问说:“道用什么作为形体呢?”魂回答说:“道用无有作为自己的形体。”魄说:“无有它有形体吗?”魂回答说:“没有。”魄又问:“既然没有形体,你又是怎么知道它的呢?”魂回答:“我只是凭遭遇而知道它。看它没有形体,听它没有声音,称呼它叫幽冥。幽冥,只是用来比喻道,它本身不是道。”魄说:“我知道了你说的内容。就是凭内心照察而让它恢复原貌的意思。”魂说:“凡得道者,其形体不能够看见,名声不能够称扬。现在你已经有了形体和名声,怎么能得到道呢?”魄说:“你正在说话,怎么能说没有形体呢?”魂说:“我就要返归我的本原了。”魄回头来看魂,果然魂一下子不见了,消失得无影无踪,魄又转身察看自身,也隐没在无形之中了。
【原文】
圣人终身言治,所用者非其言也,用所以言也。歌者有诗,然使人善之者,非其诗也。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是何则?得其所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循迹者①,非能生迹者也。神蛇能断而复续,而不能使人勿断也。神龟能见梦元王②,而不能自出渔者之笼。
【注释】
①循迹:追寻别人的足迹。②元王:应为“元公”,春秋时期宋国国君。
【译文】
圣人终身都在讲治理,他们运用的不是他们说的那些话,而是他说这些话时依据的思想和精神。歌词中有诗句,然而使人感到动听的并不是这些诗句而是那动人美妙的旋律。鹦鹉能够模仿人说话,而不能够让它自主说话。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鹦鹉能够模仿人说话,而不知道模仿人说话的原因。因此只追随别人形迹的人,不是能开创新的道路的人。神蛇能够在被砍断后复活,但是不能使人不再砍断它。神龟能在宋元王的梦中显灵而不被捉获,但是它却不能逃出渔人的笼子。
【原文】
四方皆道之门户牖向也,在所从窥之①。故钓可以教骑,骑可以教御,御可以教刺舟。越人学远射,参天而发②,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③。世已变矣,而守其故,譬犹越人之射也。
【注释】
①窥:观察。②参天:朝向天空。③仪:法则。
【译文】
四面八方都是道的门户窗口,就看你从什么位置上去观察。因此善于垂钓者可用钓鱼原理教人骑马,善于骑马者可用骑术教人御术,善于驾御者可用御术教人撑船。越人学习远射技艺,仰头望着天空发射,箭只落在五步之内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不懂射术的缘故。社会已经变化了,如果还守着老一套旧规矩,这就好比越人学习射术一样。
【原文】
月望①,日夺其光,陰不可以乘阳也。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故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一渊不两鲛。
【注释】
①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译文】
每月十五日,太阳与月亮东西相望成直线,地球居于中间,月亮无光,这是阴不能凌驾在太阳之上的缘故。太阳出来,星星就隐匿看不见了,这是因为它们不能和太阳争夺光辉的缘故。所以枝末是不可以强过根本的,手指是不可以粗过臂膀的。下面轻上面重,必然要倾覆。一个深渊中不会生活两条蛟龙。
【原文】
水定则清正①,动则失平。故惟不动,则所以无不动也。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惟能下之,是以能上之。天下莫相憎于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②,冰炭相息也。
【注释】
①清正:清澈平稳。②贼:残害。(www.xing528.com)
【译文】
水流静止时才会清澈平稳,流动时就会失去平定,因此只有不动,才可以映照清楚不动的事物。长江、黄河之水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长,是因为它能处低洼之处,比百谷低下。正是因为江、河比百谷低下,所以才能大于百川。天下没有比胶和漆更不能相容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冰和炭更相爱的了。胶漆互相残害而冰炭则互相消灭。
【原文】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①。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夫玉润泽而有光,其声舒扬②,涣乎其有似也③。无内无外,不匿瑕秽④。近之而濡,望之而隧。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出于山渊之精,君子服之,顺祥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
【注释】
①服:佩戴。②舒扬:舒缓上扬。③涣乎:色彩鲜明。有似:指有君子的风度。④瑕:玉上的斑点。秽:污秽。
【译文】
兰草生长在幽深的宫殿中,不因为无人佩戴它而变得不芳香;大船航行在江河上,并不因为无人乘坐而不漂浮;君子推行大义,不会因为无人理解而停止。美玉润泽有光彩,发出的声音都舒缓柔和,鲜明光亮与君子的秉性相似;无论内外,都不藏匿瑕疵污垢;靠近它则显得湿润,远望它又感到十分幽深。照镜能看得到眼珠子,秋毫之末都可以明察,光辉可以照耀黑暗。因此和氏之璧、隋侯之珠,由高山深渊的精纯之气孕育而成。君子佩戴它,和顺吉祥而安静。侯王重视它,用来作为天下平正的标准。
【原文】
鲁人身善制冠,妻善织履,往徙于越而大困穷。以其所修而游不用之乡,譬若树荷山上,而畜火井中,操钓上山,揭斧入渊,欲得所求,难也。方车而蹠越①,乘桴而入胡②,欲无穷,不可得也。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③,始调弓矫矢④,未发而猿拥柱号矣。有先中中者也。呙氏之壁,夏后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夜以投人,则为怨;时与不时。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人有昆弟相分者,无量,而众称义焉。夫惟无量,故不可得而量也。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人欲窥,处使然也。射者使人端,钓者使人恭,事使然也。曰杀罢牛可以赎良马之死,莫之为也。杀牛,必亡之数。以必亡赎不必死,未能行之者矣。季孙氏劫公家,孔子说之,先顺其所为而后与之入政,曰:“举枉与直,如何而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故人众则食狼,狼众则食人。欲为邪者必相明正,欲为曲者必相达直。公道不立,私欲得容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此以善托其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⑤。夫游没者,不求沐浴,已自足其中矣。故食草之兽不疾易薮,水居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常。信有非礼而失礼:尾生死其梁柱之下,此信之非也;孔氏不丧出母⑥,此礼之失者。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曾子立廉,不饮盗泉⑦;所谓养志者也。纣为象箸而箕子唏,鲁以偶人葬而孔子叹,故圣人见霜而知冰。
【注释】
①方:出。蹠:到。②桴:木筏。③养由基:春秋楚大夫,擅长射箭。④矫:举起。⑤挠椎:锥子能变弯。⑥孔氏:指孔子的曾孙,名白,字子上。出母:被父亲休了的母亲。⑦盗泉:古代泉名,位于今山东泗水东北。
【译文】
鲁国某人善于做帽子,妻子善于织鞋子,他们搬迁到越国去谋生,结果陷入困境。这是因为他们的特长不能在那个地区得以发挥,所以导致生活窘迫,这就好比在山上种荷花,在井里保存火种一样。拿着钓鱼工具上山,举着斧头来到深渊,想要得到所需要的东西,这将是件很困难的事。驾着车子到越国去,乘着木筏到北方胡地,要想不走上绝路是不可能的。楚王庭中有一个白猿,国王亲自射它,但还没等楚王动手,这白猿已夺过箭杆和楚王嬉戏起来了;假如让养由基去射它,刚开始调整弓箭,还没有射出,白猿就已经抱着柱子悲号起来了,这是由于养由基专业且熟练的射箭架势将白猿吓住了。呙氏之美玉,夏后氏之璜,恭恭敬敬献给人家,人家会非常高兴;但如果在夜里黑暗中将它们掷抛给人家,人家就会受到惊吓而产生怨恨。这些就是合时和不合时而产生的不同结果。打扮成西施的面容,虽然美丽但不动人;画出的孟贲眼睛,虽然大但不能使人害怕,这是因为画仅仅是形似而无神韵的缘故。兄弟几人去分割财产,因为家中财产多得无法计算,因此他们不计较分多分少,人们也因此称赞他们讲信义。这是因为财产多得无法估计、没有限量,所以才不去计较每人所分得的多少。
登临高丘使人想远望,面临深渊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往下看,这是由人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同样,射箭要端正身体,钓鱼要态度恭敬,这是由所从事的事情决定的。有人说:“杀死老弱的牛可以换回骏马的死去。”却没有人这样做。杀牛,必定使它死亡。用必定死去的牛,换回不一定死去的马,没有人会这样去做。鲁季孙氏挟持鲁定公,把持了朝政,孔子对此事很高兴,首先顺着季氏,而后和他一起入朝参政。后来有人评价这件事:“将奸邪之徒举荐给正直的人,奸邪之徒打着正直者的招牌,什么好处捞不到?把正直之人举荐给奸邪之徒,正直者终究不会跟随下去的。”这就是所说的同是存在不正之人影响,而最终的道路就不一样。歪曲多了不允许正直存在,偏邪多了不允许公正容身。因此人多可以吃掉狼,而狼多时就会吃掉人。想要做邪恶之事的人,必定先要表现得光明正大。想要做屈曲之事的人,也必定要表现得通达正直。公正之道没有树立起来,而私欲能得到限制的,这就是丽姬之类用自己的美好面庞却寄托了害人的丑行。众人的流言蜚语可以使平地成林,可以无翅而高飞;经过三个人的流言蜚语的传播,就足以使人相信街市上真有虎在行走,一村子人的流言蜚语的传播,就足以使人相信真有人能将铁椎头扭弯。会游泳潜水的人不求在澡盆里洗澡,因为江河池塘足以满足洗浴的要求。所以以草为主食的动物是不担忧生活沼泽的改变的,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是不担忧水域改变的,因为微小变化是不会影响它们的生活习性的。信用有时候会出现差错,礼仪有时候会出现偏差。尾生为了履行信约而淹死在桥下,这就是错用信用导致的后果;孔子的曾孙子上不为休弃的生母守孝,这是礼节的失败。曾子建立孝道,不肯路过名为胜母的里巷。墨子主张非乐,不肯进入朝歌的大门。孔子保持廉洁,口渴也不喝盗泉的水。他们这些人都是涵养高尚的人。商纣王用了象牙筷子,箕子由此叹息,鲁国用了木俑人陪葬,孔子由此哀叹,这是因为圣人看见寒霜就知道冰雪即将来临。
【原文】
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物之用者必待不用者。故使之见者,乃不见者也;使鼓鸣者,乃不鸣者也。尝一脔肉①,知一镬之味②;悬羽与炭③,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一人相随,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为迹④,暴行而为影,此易而难。庄王诛里史⑤,孙叔敖冠浣衣。文公弃荏席,后霉黑⑥,咎犯辞归⑦。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鼎错日用而不足贵,周鼎不爨而不可贱,物固有以不用而为有用者。地平则水不流,重钧则衡不倾,物之尤必有所感,物固有以不用为大用者。
【注释】
①脔肉:小块肉。②镬(huò):古代煮肉的大锅。③悬羽与炭:古代测量空气湿度变化情况的方法。④蹍:用脚踩踏。⑤庄王:楚庄王。里史:楚国的奸臣。⑥霉黑:受潮的衣服发霉后的黑斑。⑦咎犯:晋文公的舅舅,曾随文公流亡,后辅佐晋文公称霸。
【译文】
跑步虽不用手,但若捆住手,就不能跑得快;鸟飞行不用尾巴,但是将尾巴卷屈起来就飞不远。物品之所以具有一定功用,必定依赖没有功用的部分。因此能够使眼睛看见的东西,乃是不能看见的部分的物体相对应;能使鼓发出声响的地方,乃是自身不发声响的部分。品尝一小块肉,就可以知道一锅菜肴的味道;在平衡物两边悬挂羽毛和木炭,可以测定天气湿度变化情况,这是用小的事物来说明大的内容。看见一片叶子凋落,就可知道一年快到冬天了;看见瓶子中的结冰情况,就知道天下的寒冷变化,这是用近处推知远处发生的变化。三个人并着肩膀,不能从门里出去;一个个人鱼贯相随,可以通达天下。想脚踩到地下使足迹平正,在日光下行走使影子正直,这是看起来容易做到而实际很难的事。楚庄王杀了佞臣里史,于是孙叔敖裁制帽子洗好衣服,准备去任令伊;晋文公抛弃荏席,让身着黑霉衣衫的流亡者随后返国,于是咎犯要求辞归乡里。因此桑树落叶会引发年长的人心里悲伤。小小的鼎锅每天使用而不被人珍贵,周王室内的大鼎从来不用煮饭做菜却被人重视,看成是传国宝鼎。事物中本来就有把不用而作为有用的,周鼎便是这样。地势平坦水就不会流动,重量均等秤便不会倾斜,万物的轻重必然都可以用衡器反映出来。事物中常有把不用作为大用的,衡器就是这样。
【原文】
【注释】
【译文】
先裸体然后洗澡是合乎情理的,已经沐浴再裸体则是不行的。先祭祀而后食用是可以的,先食用然后再祭祀则是对神灵的不敬。事物的先后次序,各自都有适当的要求。祭祀的时候说母狗生小狗,娶媳妇的日子说穿戴孝服,置酒宴飨的时候却说上坟,渡江河时说阳侯的波涛,这些都是不适宜的。有人说朝廷将要大赦,赶快多杀些犯人;有的说朝廷将要大赦,这样能赦免不少人的死罪。他们要求赦免的愿望是相同的,但是所包含的利害之心是根本不同的。这就好比有人吹火能使火燃烧,有人吹火使火熄灭,这是因为吹火的方法不同。杀牛烹牛招待乡亲,但同时却骂起了东家之母,这正是所施恩惠都没来得及被报答却又得罪了人家。楚文王胸部内陷,鲍申有驼背,但就是这样丑陋的长相却将楚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裨谌一出郭便知道治国之策,而助成子产的政治。侏儒向高个子请教天有多高,高个子说:“我不知道。”侏儒说:“你虽然不知道天有多高,但总还是比我离天要近得多啊!”因此询问事情,一定要找同事情相接近的人。强盗来了,瘸子将此消息告诉了瞎子,于是瞎子背着瘸子逃跑,两人都幸免于难,这是因为他们二人取长补短,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反过来由瞎子将此消息告诉瘸子,瘸子背着瞎子逃跑,那么就无法各自发挥特长。楚都郢城有人要将母亲卖出,他对买主说:“这位老母亲年迈了,请你好好奉养她,别让她受苦。”这真是干了如此忤逆不孝的坏事却还装出假慈悲来宽慰自己的良心。这是干了大的缺德事却想行一点小义。龟鳖之类凭借甲壳生存活动,贞虫之类依靠毒刺生存活动,熊罴之类的活动靠搏取,兕牛之类的活动靠角抵,万物没有弃置它们的长处,而使用它们短处的。治理国家如同田间除草,只要除去危害禾苗的杂草就是了。现在洗头的人虽然掉头发,但还不停止洗头,因为所失掉的头发少,而所得到的好处多。磨刀石本身不锋利,但它能把刀磨快;檠本身不端正,但它能矫正弓弩。所以不少事物自身不正却能矫正别的事物,自身不锋利却能使其他事物锋利。力量可贵在爆发力,智慧可贵在敏捷。所得到的东西相同,快速为上策;所取得的胜利相同,迟缓为下策。所以人们珍视莫邪的原因,是因为物体接触它便能立即割断。牛车如果不停地摩擦门槛,门槛也会被压断。因为孔子曾在陈蔡遭受困厄,就不信孔子,废弃孔子传授的六艺,那就糊涂了。因为当医生的不能自己治疗自己的疾病,因而生病不吃药,那么就是荒谬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