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所周知,有组织而成规模的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其中一派为太平道,另一派为五斗米道。
太平道又称黄老道,可见其理论基础直接源于黄老学。这一派道教在汉灵帝统治时期(168—189)获得过广泛传播,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后汉书·皇甫嵩传》曾记:
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蛾贼”。杀人以祠天。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
依此记载,太平道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发动起义的谶语,即取宇宙论中阴阳五行说为依据;其以“太平”为治世理想,则固然表达了当时下层百姓面对社会苦难的乌托邦信念,亦渊源于从老子到黄老道在“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的形上学支撑下的“公”、“平”意识;及取“叩头思过,符水咒说以疗病”为法,还突显了道教初创之时作为民间宗教的巫术性。
但太平道终因黄巾起义的失败,随即失去影响。(www.xing528.com)
五斗米道创立者有说为张陵,亦有说为张修[3]。但真正借汉末社会动乱之机于陕南川北建立起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的,是张鲁。东晋常琚所撰《华阳国志》卷二记述:
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陵死,子衡传其业。衡死,子鲁传其业。……初平中,以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谷道。鲁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过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贾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学道未信者谓之“鬼卒”,后乃为“祭酒”。巴、汉民夷多信之。其奉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
依此记载,五斗米道以“鬼道”教人,学道者谓之“鬼卒”,做事不当者会为“鬼病之”,其信仰亦带巫术性;及其“行宽惠”、“立义舍”、“置义米”,同样体现了一种“公平”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