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塑技术一般在一个大组中进行,组员人数从15人到几百人均可,需要1~3天,即6~20小时。在正式的重塑之前,引导者需要先与主角进行约3小时的会谈,以了解主角的基本家庭信息以及主角期待的改变是怎么样的,之后进入重塑过程,最后是结束分享阶段。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需要在主角与指导者之间建立安全的接纳的关系,并与主角一起完成他的“家谱图”“家庭生活编年史”和“影响力车轮”。准备阶段已经开始探索主角的家庭生活,回顾并感受家庭生活对自己的影响。
(1)家谱图。萨提亚建议家谱图要跨越祖孙三代,这样可以帮助主角拓展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帮助引导师者明确家庭重塑的探索路径。家谱图的绘制需要经过以下四个步骤:首先了解主角父母的一些基本信息——结婚日期、姓名、生日和出生地、年龄、职业、民族、业余爱好等;其次,了解父母在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同时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父母;再次,家里的每一个孩子的基本信息;最后,绘制父母两个人的原生家庭家谱图。这样共计完成三个分离的家谱图。
(2)家庭生活编年史。涉及祖孙三代人,始于主角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截止到主角成年时为止。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以编年体的形式整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日;重大家庭事件的发生日期,比如结婚、搬家、离婚、死亡或毕业、晋升等;最后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战争、天灾等。一般家庭编年史可以写满四到五页纸。
(3)影响力车轮。影响力车轮需要绘制出主角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对他有影响的个体,这些人通常包括祖孙三代的家庭成员,特殊的老师或朋友,玩伴,宠物等。主角的名字写在中间,其他人的名字围圈而写,每个人都与主角的名字之间有一根连线,线条越粗,表示对主角的影响越大,最后在每一个名旁边写下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他的性格特征,并将形容词标准为消极或积极的。
这三个工具的联合使用,既能构建家庭的宏观关系图,又能搜集家庭历史中的关键事件,并关注每一个个体对主角的成长影响,能够较为综合的梳理主角的原生家庭。在对事件的搜集中,如果主角表示自己并不太清楚原始事件也没有关系,使用这些工具的并不是为了精确客观地了解真实的情境是什么样子的,而是协助主角了解自己对于家庭关系的内心构建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最终要改变的也是这个构建的内容,而不是真实客观的过去。同时,不是每一个个体都有着典型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于父母离异,或领养,或寄居的孩子,在这个图形上有所变式再进行呈现即可。
2.家庭重塑过程
在家庭重塑过程中,前面完成的图形需要悬挂在重塑现场作为重要参考材料。在正式的雕塑之前,引导者需要向全体成员介绍主角的家庭背景,以及主角期待的改变是什么。在介绍的过程中,引导者除了传达信息之外,也要注重对整个工作场域的安全感的建立。同时,主角可以在现场挑选成员来扮演他童年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亲戚和其他人物,也要挑选自己的代言人。作为被挑选的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演员选定后,也可以为准备一些道具以增加人物的立体感。同时要建立工作契约,以为主角及所有参与人员构建安全屏障。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就进入家庭重塑过程。(www.xing528.com)
(1)雕塑原生家庭。引导主角描述一个自己全家都处于压力状态,又无法在意见上达成一致的冲突时刻,最好是主角成年之前发生的,具有创伤意义的特殊事件。这样可以将主角的家庭动力视觉化呈现,让当事人有机会用成年人的视角从事件之外去看到事情的发展过程,因此孕育了新的洞见。
(2)雕塑父母的家庭。先按上面的步骤雕塑母亲的原生家庭,让当事人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怎样成长起来的。这个过程让主角有机会把母亲不放在母亲的角色上,而是以另一个人的视角上来看,母亲在结婚前有什么样的梦想和希望?有什么样的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后再对父亲的原生家庭进行雕塑,父亲在结婚之前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把父亲还原成一个从小男孩子长成的大人,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认识?
(3)雕塑父母的约会、求爱和婚礼场景。还原父母这两个人类个体最初相遇,并缔结婚约的情境,也给了个体以机会去了解父母双方带着怎么样的期待、热情和希望进入婚姻,同时采用怎样的应对方式对对方的期待进入了婚姻,这些应对方式和期待为主角原生家庭的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一些种子。这个部分的呈现,进一步将父母从角色的位置放到人类个体的位置上来,也增加了主角看父母的问题的视角,同时在情感层面建立更多的与父母的连接。
(4)重塑主角的原生家庭。婚礼之后,演员们演出家庭每一个孩子出生的过程,引导者要小心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到来给整个家庭系统以及系统中的成员带来怎么样的改变。同时,主角有机会去看到自己的生存模式是如何发展出来以应对当时的生活情境的。
再次呈现一个童年时代的创伤性经历,然后让每一个演员表达自己身处其中的感受和想法,这样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内心加工就得以呈现和展示。主角有机会获得所有成员在同一事件时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想法,这是对主角对这一事件所持有的解释的一种解构,为新的认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一阶段,需要领导者在过去与现在、优点与缺点、差异和相似性之间进行巧妙的编排,让当事人能够承认未被满足的期待,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表达期待不被满足时候的感受,能够看到父母的优缺点并与父母建立新的情感上的联结,能够认识到父母也已经尽己所能,达成谅解。
3.结束分享阶段
萨提亚认为人类在普遍的层面可以建立深层次的连接,演员们在有限的信息下也能够非常好地演出当事人以及其原生家庭他人的内心状态。在主角的家庭得到重塑之后,引导者需要结束重塑过程,包括解除角色扮演者的演出任务,让每一个扮演者分享自己作为扮演的角色的感受,以及作为自己的一些感受和体验。现场没有参与扮演的成员也将有机会分享他们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