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俗教育的示范性与实践

通俗教育的示范性与实践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俗教育积极提供各式模范让民众加以仿效,这种示范性能让大众即便是无法了解各种理论背后的道理,也能依样画葫芦般地实践。正规教育当然也具有示范性,但并不如通俗教育那般自由灵活,通俗教育活动正是以创意突破观念传授的限制,以简单而贴近民众的方式来向民众示范其教育内容,让民众在生活中更容易地按照新时代的建议来践行。

通俗教育的示范性与实践

通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对国民的行为模式进行改造,单靠灌输常识及观念并不能保障国民真的如设想般变化,毕竟思想的传递本身就很容易产生误读。因此,通俗教育在进行的过程中,极为注意地制定了具体的行为准则,以资受教大众能明确依从。通俗教育积极提供各式模范让民众加以仿效,这种示范性能让大众即便是无法了解各种理论背后的道理,也能依样画葫芦般地实践。就结果而言,只要民众身体力行,也就更接近通俗教育的目标了。

以讲演为例,不少知识分子都编撰出各类讲稿供讲演者用作参考,如梁启超就撰写过一份名为《国民浅训》的讲稿,其中就国民应履行的义务逐一说明,教导民众如何做一个“爱国的国民”。虽然梁启超所述的内容有限,并侧重于观念的论述,但启迪了其他的作者,清末民初发行的这类讲稿几乎都带有梁启超的影子。而在《京兆通俗周刊》上刊登的“人民须知”走得更远,其为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参考例子,并制定了各种行为标准以供参考,由生计到人际关系都有清楚说明,以供民众效法实践。[29]而通俗教育研究会所编纂的《通俗教育讲稿选录》中的讲稿,同样对国民的行为规范极为关心,往往再三强调,务求加深民众的印象[30] [31]小说和戏曲主要通过故事的形式让民众切实感受,引起共鸣,并仿效故事中人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鼓励民众把这些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通俗教育既然以文化程度不高的群众为教育对象,自然要在其活动中表现出足够的亲民性,并且必须是易于模仿的,故而通俗教育所使用的方法、技艺及教学内容也必须要有示范的效果,让文化程度各异的人们都能吸收其信息,同时也通过示范行为让民众便于模仿。正规教育当然也具有示范性,但并不如通俗教育那般自由灵活,通俗教育活动正是以创意突破观念传授的限制,以简单而贴近民众的方式来向民众示范其教育内容,让民众在生活中更容易地按照新时代的建议来践行。

【注释】

[1]经典课程编委会.北大哲学课[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44.

[2]杨早.清末民初北京的舆论环境新文化的登场[D].北京:北京大学,2005:24.

[3]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5-16.

[4]严复.严复集: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5.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56.

[6]论尚武主义[J].东方杂志,1905(5):98-100.

[7]论中国个人之不能自治[J].东方杂志,1905(6):123-126.

[8]沈松侨.国权与民权:晚清的“国民”论述(1895—1911)[J].台湾中研所集刊,2002(4):700.

[9]孟晋.论改良政俗自上自下之难易[J].东方杂志,1905,2(1):1-5.

[10]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J].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28):1-71.

[11]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卷1)[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31.

[12]舒新城.余之社会教育观[J].京师教育报,1916(28):3-6.

[13]舒新城.余之社会教育观[J].京师教育报,1916(28):3-6.

[14]舒新城.余之社会教育观[J].京师教育报,1916(28):3-6.(www.xing528.com)

[15]舒新城.余之社会教育观[J].京师教育报,1916(28):3-6.

[16]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7]高平叔.蔡元培全集:第四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3-15.

[18]范祎.老学蜕语[M].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4:67.

[19]范祎.老学蜕语[M].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4:67.

[20]范祎.老学蜕语[M].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4:67.

[21]范祎.老学蜕语[M].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4:70.

[22]范祎.老学蜕语[M].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4:70-71.

[23]张一麔.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二次大会张总长训词[J].京师教育报,1915(23):28.

[24]朱有,戚名琇,钱曼倩,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92.

[25]种因.天津的社会教育状况[J].教育杂志,1920,12(7):5.

[26]张一麔.通俗教育研究会第二次大会张总长训词[J].京师教育报,1915(23):26-30.

[27]王经畲.江西通俗教育会历年状况录[M].南昌:江西通俗教育会,1920:3.

[28]通俗教育研究会.通俗教育讲稿选录·第二辑[M].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8:171.

[29]阎锡山.人民须知[J].京兆通俗周刊,日期不详.
按其标题来看,有如下例子:信实、爱群、进取、听宣讲看报纸学注音字母、看告示、读刑律、手工业、种棉、交换籽种、养鱼、戒缠足、戒早婚、戒赌博、公众卫生、爱惜公物、违警罚法等,以上仅举部分例子,从整份文本来看,其关注照顾国民的领域从公共领域跨到私人领域,可谓无微不至。

[30]通俗教育研究会.通俗教育讲稿选录·第一辑[M].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6.

[31]通俗教育研究会.通俗教育讲稿选录·第二辑[M].北京:通俗教育研究会,1918.
根据其目录标题来看,与行为直接相关的例子有说信实、公德讲话、劝孝、尊重法律、自助、勤俭、劝忠信、国民应尽当兵的义务、国民应尽纳税的义务、劝国民宜速购国内公债票、识字、公德说、重廉耻、立信、国民宜养成俭朴之习惯、说勤、敦孝道、说守法、办实业以谋生活、说体育、说体育之必要、运动、卫生之利益、劝诫剪发、劝莫缠足、缠足之害、戒吸纸烟、戒赌博、劝戒烟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