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俗教育的特质-《通俗教育研究会史》研究结果

通俗教育的特质-《通俗教育研究会史》研究结果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与主流的学校教育具有不同的特质。因此,民国建立后并没有能力大幅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因此,经由通俗教育的缘故,使得这些通俗活动因其启蒙功能晋升为一种学问,并连带把相关人事物的社会地位一并提高。以下将概括地对通俗教育活动本身的特质进行阐述,使读者能掌握通俗教育活动的魅力所在,明白它为何使得国内文化程度差异极大的男男女女皆为之吸引。

通俗教育的特质-《通俗教育研究会史》研究结果

通俗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与主流的学校教育具有不同的特质。在北洋时期,新政府的建立与国家的处境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多限制,其中尤以资源缺乏影响最深。民国肇始并没能抛弃过往的“包袱”,相反外国列强的权益与清政府的债务等都全由新政府承担。另外,虽然辛亥革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以结束,国内并未受到大规模的战祸影响,但因革命而造成的动荡也的确打击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管控能力,财政上也因革命事件增加了不少压力。因此,民国建立后并没有能力大幅增加对教育的投资。庆幸的是,在晚清新政改革中早已因西方的影响而对教育领域进行改革及投资,民国政府只需在晚清学部的基础上改组形成教育部,相关人才也能沿用之前一批有经验的官僚人员,即使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民国初期的教育事务也并未因此产生过多混乱。

民国建立后,教育政策基本是沿着晚清改革的路线继续深化。新的官员接管教育事务,当然会有新的期待,改善民众素质就是其中一项。但当时人民素质参差的状况不可能因一时的革命而扭转,它需要长久的工作方能见到成效,而通俗教育被提出作为教化民众的方案,就是因为它是当时看起来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案,时代赋予它的角色定位是作为弥补正规学校教育系统因财政紧绌而无法完善覆盖每一个“国民”的辅助机制。这种颇具创意的教育形式拥有某些独特的作用,当时掌管教育的部门与主持兴办教育的知识分子,都注意到通俗教育对知识程度不高的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士绅阶层也不厌恶提高这种过往仅是个人业余兴趣活动的地位,而且还被提升到在传统中地位崇高的教育领域。这些知识分子本来就对通俗教育抱有很大的兴趣,但过往的传统认为这些事务不是正业,也就阻碍了这些活动成为严肃讨论的对象,现在既能从事这些趣味丰富的活动,同时又能享有“教化”群众的荣誉,对士绅阶层来说实在是再理想不过了。因此,经由通俗教育的缘故,使得这些通俗活动因其启蒙功能晋升为一种学问,并连带把相关人事物的社会地位一并提高。以下将概括地对通俗教育活动本身的特质进行阐述,使读者能掌握通俗教育活动的魅力所在,明白它为何使得国内文化程度差异极大的男男女女皆为之吸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