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旅游动机
根据编号将受访者家庭分为20组,员工和流动商贩不计入此组别。
数字与字母:F01代表第一个家庭,A代表该家庭中的第一位成员,依此类推。该编号与录音文本内的编号相对应。
(1)大多数组别的家长对他们此行的态度是“带孩子来感受一下(F01A等)”。家长们认为地震遗址是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的直接旅游地,“这些娃娃不懂得珍惜,动不动就自杀(F07B等)”,他们希望通过参观遇难者挣扎着活下去的场景让孩子领悟到“珍惜生命”。
(2)有一组家庭是刚好路过纪念馆,“老家就在北川,顺道过来看看(F14B)”。
(3)还有一组家庭的父母是为了给孩子丰富假期的经历,“在绵阳上学,要开学了,带他过来耍一下(F09A)”,好让孩子开学的时候和同学有话可聊。
(4)在2017年8月19日上午的一段访谈中,5组家庭的儿童不约而同地来北川遗址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回去要写观后感(F03B、F04D、F05I、F06L、F14B)”。他们有的来自成都的学校,有的来自北川当地的小学。由此可见,学校并没有忽视“灾难教育”,反而在这方面做得很充足。
(5)还有一组特殊的家长,父亲恰好在地震当日离开北川,从而非常幸运地免受地震带来的生命危险,而后参与2008年的地震救援,他和妻子就“带他来看一下,一点一点教他,当时修这些的时候我们都在,以后慢慢讲给他听(F18C)”。
(6)大多数的受访者是“第一次来”,有一组家庭的父母“第二次(F09A)”带孩子来参观。(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是儿童黑色旅游的一个普遍动机,学校在黑色旅游中起到了推动教育的作用;“来感受一下、教育一下”既是家长的旅游动机,也是他们引导儿童尝试黑色旅游的动机:“要开学了,来耍一下”是儿童的传播动机,因为绵阳市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在绵阳上学的儿童理应对此深入了解;“重走爸爸、妈妈的路,体验一下爸爸、妈妈当时害怕的心情”是大部分未经历地震的儿童的旅游动机,部分亲身经历过地震的父母在给孩子讲述这些往事的时候,往往会勾起孩子的向往,而恰好有这样一个地方,所以儿童们就来了。
4.1.2 行为特征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语言和动作观察记录下儿童在游览纪念馆(博物馆)时的各种行为。
(1)津津有味地听解说员的讲解内容。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小女孩们更容易专注于纪念馆内的展品,她们对展品表示好奇,并对解说员滔滔不绝的描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有的儿童会直接向家长表达自己的疑问,例如,类似“是不是越高的楼就越容易垮(F11A)”的这种小问题。
(2)有尝试伸手触摸展品的冲动。触摸物体是人的天性,在博物馆里,成年人会适当地克制这种天性,避免对展品造成损坏。儿童则会把这种欲望表现出来,这种冲动主要体现在小男孩们的行为上。在情感允许的范围内,有的小男孩会对触摸到的展品展露出欣喜之情。
(3)关注的视角独特,异于成年人。面对新奇的事物,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正常的成年人都有一套系统的应对方案,儿童则表现得较为特别。例如,某受访儿童指着某铭文上的文字念道“我们要为牛排(F11A)”,未念完就“咯咯”地独自笑起来,研究人员好奇地问他“你要的牛排吗?”而后再看展品的原文,原来是“我们要为牛排长请功”。又例如,当研究人员采访一名家长时,问及儿童去向,家长回答道“她去关注鞋子(遇难儿童雕塑的鞋子)去了,她看到那种小娃娃,所以比较关注她没穿鞋(F15C)”。由此可见,儿童倾向于关注更细致的角落,在他们的世界里,注意力更容易放在同龄人身上。
(4)比起影视资料,儿童对沙盘、图画、雕塑更感兴趣。研究人员在与家长闲聊采访时,观察到儿童在雕塑、沙盘前停留的时间更长。一名家长也说到“她对图画更感兴趣,以后想当画家(F11C)”,而背景音乐和轮播的电视在儿童眼前几乎成为一种装饰品。“他喜欢那些立体一点的(F18C)”,一名受访的父亲说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