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关于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王景慧[1]在研究中将历史街区看作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层次之一,并对历史街区的评定标准和保护原则都作出了说明。官方关于“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进行定义则成为研究者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纠结讨论的焦点。2008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重新定义,在这之后李晨[2]梳理了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的生成过程,列举了自“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以来各方对它的多种定义,并对这些定义进行解读分析。
国内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的理论探索也多种多样,吴良镛[3]教授在1994年出版的《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出“有机更新”理论。宋晓龙[4]为了使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更强,提出“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的新概念。刘松[5]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对历史文化街区提出数字化保护理念,并尝试建立数字化研究系统。高超[6]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则是在选取合理的历史保护街区安全因子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出一套可行的历史保护街区安全评价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采用博弈论[7]、PSPL、网络舆情分析、SD法[8]、IPA分析[9]等方法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理论研究比中国起步更早,近些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着力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与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Mahsa Mansouri[10]等人认为游客的满意度与街区的多样化使用和活动密切相关,并对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历史街区的游客进行了调查研究。Taketo Naoi[11-13]等人针对游客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的复杂性,提出将标题评价法(参与式研究,包括被试拍摄)应用于历史街区游客评价研究。Engin Eyuboğlu[14]等人在对伊斯坦布尔的中心商业区的历史区域的再生研究中,通过使用空间句法方法对该历史核心区的问题和限制进行客观评估,根据区域整体规划进行更新考量。Tulin Vural-Arslan[15]等人在土耳其城市中心的历史商业区的管理层面上进行研究,认为应该透过结构化的参与程序,加强本地商人协会、地方当局及非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社区参与模式来支持公共决策。(www.xing528.com)
通过中国知网(CNKI),搜索以“南锣鼓巷”为主题的文献,共得348篇,近些年的研究文献主要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南锣鼓巷的保护与更新、南锣鼓巷特色文化打造、人流量管控、南锣鼓巷风貌现状这四个方面,还缺乏对目前南锣鼓巷管理发展和现状系统梳理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