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居民参与评价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生论文集第一辑

居民参与评价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生论文集第一辑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群体重要程度分析④此题可见,居民希望南锣鼓巷成为有文化品位的休闲去处的人数最高,占比49.32%;紧随其后的是安静舒适的居住场所,占比42.47%;仅有 8%的居民希望南锣鼓巷继续成为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图7转型愿景分析表2参与选择模型结果基于上述因素的分析和前文搭建的参与选择模型(见图2),本文推断出当前南锣鼓巷街区转型的公众参与程度为中度参与(见表2)。

居民参与评价分析-旅游管理本科生论文集第一辑

6.2.1 参与选择分析

本文按照很低—低—一般—高—很高依次评分为1~5分,求得均值0~3分为程度低,3分为中等,3分以上为程度高。

①通过调查发现,居民认为参与所需的专业性高,调查对象的均值为3.616。有42%的居民认为所需知识的专业程度高或很高,53%的居民认为一般。由此可见,历史街区转型中的公众参与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其要求的专业知识对于公众教育水平总体不高的社区来讲难度过高。居民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普及而逃避参与。这一点验证了由基本信息中文化程度进行的推测,即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对公众参与产生一定的限制。具体数据见图4。

图4 专业知识重要程度分析

②此题得出公众参与意愿总体较高的结论,有 48%的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较高,仅有 1.37%的居民参与意愿低,均值为3.644。其原因是居民居住时间较长、社区氛围融洽,验证了由居住时间进行的推测;同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居委会经常组织一些公共活动、与居民一起讨论街区事宜,从而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具体数据见图5。

图5 参与意愿程度分析

③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居民认为居委会在街区转型中的重要性最高,选择人数占比53%;紧随其后的为居民,占比45%;随后依次是媒体和专家学者,分别占比25%和 19 %。具体数据见图6。

从居民角度看来,居委会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在街区改造中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与其他力量进行抗衡。商会、游客、商家等公众群体在居民看来重要程度较低,但这并不说明在街区转型中他们的作用不重要,而是商会、商家与居民之间的交集较少,而游客对居民生活存在一定程度的打扰;此外,居民对媒体和专家这样起到桥梁作用的公众较为信任,认为他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替居民发声。

图6 群体重要程度分析

④此题可见,居民希望南锣鼓巷成为有文化品位的休闲去处的人数最高,占比49.32%;紧随其后的是安静舒适的居住场所,占比42.47%;仅有 8%的居民希望南锣鼓巷继续成为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因此,居民绝大多数希望南锣鼓巷能够“静下来”,而对大量充斥的商业氛围并不满意,希望能够让其回归文化和居住功能。由此可见,民意与南锣鼓巷地区整治低端业态、打造文化品牌的转型政策大体相符,以此推测居民对于转型结果应较为满意。具体数据见图7。

图7 转型愿景分析

表2 参与选择模型结果

基于上述因素的分析和前文搭建的参与选择模型(见图2),本文推断出当前南锣鼓巷街区转型的公众参与程度为中度参与(见表2)。目前,街区转型的公众参与工作在为居民普及转型专业知识、投入公众参与资源上还有所欠缺。

若要落实深度公众参与,必须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普及,对涉及的政策进行及时解读;与此同时,基层部门在实施公众参与时面临着较多的限制,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便利条件,给予基层自治组织更多的自治权和与其他部门平等沟通、争取居民利益的机会。

6.2.2 参与过程分析

①由图8可见,有近1/2的居民没有参与过任何街区改造的公共事务,近1/3的居民仅停留于了解层面,没有进一步地参与其中;居民参与改造评议、参与讨论改造目标占比较多,分别为12%;居民在讨论或制定参与方案层面参与程度最小。完善的公众参与应该贯穿转型规划、实施、评估的所有过程,不应在关键步骤有所缺失,目前南锣鼓巷地区仍处于象征性参与阶段。

图8 全程性分析

②由图9可知,3/1的居民认为公众参与的均等性较低或很低,53%的居民认为均等性一般,仅有16%的居民选择了高或很高。总体来讲,南锣鼓巷地区公众参与的机会平等性程度低,均值仅为2.766。

图9 机会均等性分析

南锣鼓巷的房产复杂,包含公租房、私房和单位房,不同类型的居民参与讨论的机会并不相同,租户或短期居住在本地的居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此外,在腾退事宜中,一些居民是自愿更新,还有一些因为房产归属为公房而被动转型。此外,知识水平、社会地位、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到参与机会的大小。更加平等、程序化的参与机制需要建立起来。

③由图10可知,居民建议得到政府回应的程度一般,均值为3.012。这说明居民与上级部门的沟通渠道并不通畅,居民表达建议或诉求的程序冗长,需经过相关部门层层上报,效率有待提升。此外,居民建言献策的方式较少,仅有向居委会反映、拨打市长热线这几个途径,更便捷、直接的沟通模式亟待建立。当前阶段,除了行政渠道应更通畅,网络问政渠道也应逐步完善,以此激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图10 政府反馈分析

通过对参与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街区转型当中的公众参与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是公众没有参与到街区转型的全部过程中,尤其是制定和选择改造计划等关键步骤;其次是公众参与的机会分布不均,不利于弱势群体保障自身权益;最后是公众表达建议和诉求后得到的反馈性不高,行政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良,冗余行政步骤有待精简。

6.2.3 参与结果分析

①由图11可知,居民对街区做贡献的均值为3.08,程度为一般。64%的居民认为其做贡献的能力为一般,14%的居民认为较低,其余20%的居民认为其做贡献的能力较强。据访谈了解,居民会参与一些巡逻、值班活动,一些居民也会自愿清理社区卫生,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是,针对本题来讲,居民在技能、知识、资金等资源上贡献较少,这并非居民自身贡献意愿低,而是没有机会参加公众参与教育培训的缘故。此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居民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对社区贡献自身资源,也就是没有被给予充分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公众参与只停留在简单的阶段。

对于这一点,政府部门应当给予居民更多的参与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居民自身利益,也有利于政府部门通过与公众合作来节省自身开支。

图11 居民为街区做贡献能力分析(www.xing528.com)

②在历史街区转型的过程中,居民的知情程度较低,均值仅为2.931。只有11%的居民认为其知情程度高或很高,18%的居民认为其知情程度较低,具体数据见图12。依据数据可知,管理部门进行工作时,未能及时进行信息公开、进程公示,以便让居民及时了解改造进程。

缺乏及时的信息公开会导致公众与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难以进一步进行公众参与,以至于居民在街区转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与此同时,知情程度低会导致居民难以结合自身诉求提出建议或提出不合适的建议。

图12 知情程度分析

③在居民看来,街区转型带来的总体效益较好,均值为3.137。有26%的居民认为转型带来了效益好或很好,13%的居民认为效益较差,总体数据符合前文转型愿景分析。据访谈了解到,居民认为改造对周围环境有了很大提升,整治低端业态的成果获得了居民的认可。由此可见,街区转型的目标已经大体实现,街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街区转型的成果当中,既有行政部门管理上的作用,也有公众参与产生的效果,两者应彼此配合,形成更大的合力。具体数据见图13。

图13 总体效益分析

④居民们在社区中获得的主人翁意识很强,均值为3.47。有35%的居民认为主人翁意识很强,仅有1.37%的居民认为程度低。这证明居民的责任感很强,验证了由较长的居住时间得出的推断。具体数据见图14。

居民较强的主人翁意识一部分来源于和谐的邻里环境和较长的居住时间,另一部分可能来源于居委会对于居民的组织,或是政府部门在公共事务上给予了公众一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但基于前文“为街区做贡献的能力”和“政府回应能力”及“知情程度”三道题的分析,我们推断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主要来源于热情的胡同文化和居委会的积极维护。

图14 居民满足感分析

图15 参与结果分析

针对参与结果的分析,本文得出公众为街区做贡献的能力较低、知情程度较低的结果,而公众对街区改造的成果较为满意并且具有一定的主人翁意识。由此得知,南锣鼓巷地区的转型主要依赖政府推动,虽然成果获得公众的满意但是大部分并非得益于公众参与,居民即便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输出和输入,在街区转型中并未真正起到作用。

6.2.4 参与保障分析

①由图16可知,居民认为街区转型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程度较高,均值为3.47。有41%的调查对象认为密切程度高或很高,仅有7%的居民认为密切程度较低。无论是对于南锣鼓巷主街商业的整治、对于地区房屋的更新或腾退,还是对地区安保的大幅增强,南锣鼓巷地区转型都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些转型的工作也需要居民的配合。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居民仍然认为街区转型与其密切程度不高或仅仅是一般,居民作为公众的个人权利意识仍然有待加强。

图16 转型与居民生活密切程度分析

②由图17可知,大部分居民愿意为公共利益让步一部分个人利益,本题调查问卷均值为3.472。有40%的居民愿意让步,10%的居民让步意愿较低,近 59%的居民让步意愿为一般。总体来讲,南锣鼓巷地区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已逐步形成,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居民在回答此类题目时也许有所顾忌,虽然问卷全部匿名,但是由于现场填写的环境,居民的实际行动或许会与答案相左。

通过问卷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南锣鼓巷地区的一部分居民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但是其背后支撑因素是社区中本身具有的胡同文化,并非形成了真正的“市民社会”,公众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彼此进行理性讨论。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还需拥有教育保障和制度保障。

图17 参与型政治文化分析

③由图18可知,居民认为与公众参与有关的程序、制度的完善程度一般,均值为3.06。63%的居民认为公众参与的程序规范程度为一般,21%认为规范程度较高,16%的居民认为规范程度较低。

图18 程序规范性分析

在《北京总体城市规划(2016—2035)》中,文件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为城市转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对具体的参与步骤并未详细说明。同时,居民层面的参与程序只是在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范围之内,居民与规划部门等上级组织并未有接触和相应参与讨论的程序。无论从宪法法律的制定上,还是在行政工作中,公众参与和其具体程序都应被正规化与合法化。

④由图19可知,居民认为政府为公众参与提供便利条件的程度为一般,均值为3.069。政府还应在场所、经费、人力资源上作出更大投资,进一步激励公众参与。据访谈了解,上级部门对基层自治组织给予厚望,希望能通过居委会等组织做好居民的协调与管理工作。然而,居委会的物质资源和行政资源十分有限,与社会其他公众和行政组织缺乏横向沟通,导致单凭居委会难以解决居民的各种诉求。因此,上级部门应给予基层自治组织更多的人力资源、行政资源和相关经费,确保基层工作的有效进行。

图19 服务性政府分析

在参与保障层面中,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从居民角度看来,街区转型与其生活的密切程度较高,参与型政治文化初步形成;但是与此同时,公众参与程序完善程度和服务性政府的建立程度有待提升,制度保障和行政保障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巩固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居民自身具有的责任感。

图20 参与保障分析

图21 公众参与机制总体评价结果

综合总体评价结果来看,南锣鼓巷地区居民对街区转型的参与意识是很强的,居民的参与意愿、主人翁意识、转型与生活的密切程度、对自身利益的让步意愿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与此同时,居民参与的机会均等性、知情程度、公众参与的程序规范、政府激励机制水平较低,目前还难以满足居民参与意愿。由此看来,进一步提升历史街区转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就要求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建设法律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