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sun依据社区层面提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公众参与存在执行性、结构性、文化性三方面的限制因素。Stein提出旅游街区已经存在的权力关系会影响其他公众参与的范围。国内研究提出国家的民主制度、居民的经济情况与参与意识都会影响到公众参与的深度。
总体来讲,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包括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服务性政府的构建、公众参与制度的完整性、公众参与的能力和激励机制的设立。
4.4.1 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设
政治文化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于政治的态度、意愿和情感,是由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参与型政治文化主要有三种类型:蒙昧型、服从型和参与型。
我国目前的政治文化仍然属于服务型,官本位的观念造成公众政治参与意识淡漠;此外,我国的公众参与通常在自身利益已经受到损害时被迫进行,属于非常规性参与,而非理性参与和救济型参与属于公众的被动参与,很难保障参与的有序性。
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首先要保障公众的参与权,政府应保障公众的知情、动议、听证、监督以及救济等权利。其次,公众宣传和教育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公众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还包括公民素质教育等。
4.4.2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在历史街区改造的过程中,政府除了应作为管理者,还应当作为协调人和推动者,平衡各利益相关者和组织进行合作。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公众参与的重要保障,是公众参与具备便利条件和合法性的必要要求。
目前在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利益垄断和对个人政绩的追求十分普遍,政府在服务公众方面做得还不充足。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渠道和方案建设、政府的回应能力都有待提升。
4.4.3 公众参与能力的提升(www.xing528.com)
在历史街区改造中,公众不应停留在表达诉求与建议的层面,而应进一步作为建设者和创造者,对选择者和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超越。
公众参与能力中最为主要的部分为公民精神。公众应将自己视为街区的一分子,对街区的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责任心。此外,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应抵制牟取私利的想法和行为,要具有奉献精神和积极争取整体效益的精神。
其次,对于公众的教育培训对公众参与能力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教育培训的作用首先是为公众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帮助其将自身诉求与专业知识有效结合。其次,教育培训能够促进组织化参与,将分散的公众聚集起来,有助于利益表达的整合、协调和放大,最终形成合意。
4.4.4 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指的是公众参与的常态化。缺乏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会造成两个后果:一是公众参与结果的偶然性难以再次复制,难以让公众对政府形成信任感;二是缺乏结构明确的参与制度和程序,无法保障公众的公平参与和有效参与,导致利益诉求的表达和参与行动的结果最终失败。
奥斯特罗姆提出,制度包括宪法、集体选择以及操作三个方面。在宪法层面,为公众参与提供保障的核心是对于公众参与权进行确认,此外还应对于公众参与权的构成进行详述;在集体选择层面,法律法规应针对具体领域进行具体的划分,对各类公众事务中的参与作出具体要求和规定;在操作层面,各个细分领域应对公众参与程序的具体操作进行确认,保证参与方式和渠道的有效性。
4.4.5 有效激励机制的设立
政府应建设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公众参与进行号召和鼓励。激励机制首先包括对于公众参与的响应和接纳;其次是为公众提供各种参与的便利条件和渠道、降低参与成本;最后是提供奖励,为有卓越贡献的公众提供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赏。广东省政府曾设置“南粤智多星”奖项,利用网络问政进行意见收集,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正当性和极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