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授与实践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与原理,更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此外,在小组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从而提高了其协作能力,在课堂汇报的时候还有助于其口头汇报能力的锻炼,实践报告的撰写也有助于训练他们科研报告的撰写能力。
笔者在这几年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了实践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很高,许多学生经常反映他们在心理学课程上收获良多。虽然笔者没有正式调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但部分学生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一初步探索的效果。比如在实践总结报告中,有学生写道: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去研究调查一个问题和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问题,比如外貌并不是他人接受自我的最重要的因素,内在美比外在美更加重要等等。而在成果的展示中,我们也从其他小组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调查的方法可以采取网上问卷,利用一些数据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等。”
“在此次的小组合作中,我们进展得很顺利,这与组长的合理安排任务与组员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合作期间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时间冲突、内容重合等等,通过这次的合作,我学会了怎么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并能够积极与其他组员交流。”
“团队合作意识在完成一个任务中很重要。每个人都十分积极地表达出自己对课题的想法,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有了灵感的来源,在激烈的讨论中我们的团队慢慢成形。”
“通过对身边的人进行压力与面对的调查,我发现每个人包括我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压力,但重要的是当我们承受压力时我们如何面对,积极应对或消极逃避也许将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此外在这次课题调查中我通过一些资料学到了许多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这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希望能好好地利用这次学到的知识处理好现在以及未来的各种压力难题。”
“最开始在饭堂发放调查问卷的时候,一些同学并不是很能理解我们,由于问卷上的题量很大,他们总是拒绝,后来我们小组便分工,到一些宿舍去做调查,这其中也包括大二大三的师兄和师姐,最终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到后来,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突发奇想的进行了一场关于华师压力状况和应对策略的访谈,通过真人访谈的形式,我们也更直观地获得了调查结果。最后,我们看到了自己小组的报告,听取了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对不足的地方也进行了总结。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做得不是很清晰,在讲解的过程中也不够条理清晰,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希望我们能在下一次报告中更加完善。”
当然,这只是初步探索,未来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笔者感到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学生数目众多,但教师只有一个人,难以及时对学生进行辅导,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小组汇报与讨论的过程中难以深入,这可能不利于及时处理学生在课程中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未来可适当增加有经验的学生助教,由此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难。
再有,由于公共心理学课程上的学生都是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心理学专业知识相对较为缺乏,且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训练,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调研方法上进行充分的指导,在任务布置过程中详细说明具体方法,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思考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最后,笔者认为,课堂讲授+实践任务这一实践教学模式其实对其他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心理学绝大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毕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其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人如何健康快乐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就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飞单位为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胡军生单位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www.xing528.com)
【注释】
[1]黄希庭、陈传锋、陈冬:《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改革》,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任国防:《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载《教育探索》2012年第7期。
[3]姚学丽、张佩:《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载《新疆社科论坛》2015年第6期。
[4]时建朴:《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体系与内容改革的构想》,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5]唐芳贵、皮修平:《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模式创新》,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6]余祖伟:《高师公共课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曹桂臣:《对香港课堂教学的思考——参加香港教育交流观感》,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10期。
[8]潘凤鸣、张友福、沈杰:《香港高校本科生教育的比较与思考》,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