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教育的反思与规划

哲学教育的反思与规划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我国台湾学者的质性研究中已经有不少对本土文化有相当的关照,比如《止观、无住——“禅修正念团体”对实习谘商心理师自我关注与谘商实务影响之初探研究》[11]《华人家庭关系脉络中悲伤表达模式之探讨:以台湾经验为例》[12]等,未来可以增强对此类研究的学习和借鉴。

哲学教育的反思与规划

质性研究方法这门课未来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对于任课教师而言,一方面需要更深厚的理论积累,另一方面需要更丰富的质性研究实践经验。基于个人反思和学生反馈,下阶段课程发展可以考虑在以下几方面作出改进:

第一,关于教学形式。有学生提议可以选择某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结合一个研究实例,一步步研读该研究是如何展开和完成的。未来可以考虑尝试这种方式,对研究范例进行更细致的研读和学习,这样有利于掌握质性研究中重要的细节。另有学生建议在课堂上进行个别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的练习,模拟访谈过程,然后讨论访谈者对访谈进程的把握。这个教学方式本来也在笔者的课程计划中,但当时由于课时不足,在首轮课程里没有足够时间来开展。第二轮课程可以尝试把这个练习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过更充分的训练后再去进行研究实践。还有学生希望在质性研究学习期间,由有经验的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田野进行实地考察。这个建议也可以采纳,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先经历田野中的种种状况,在田野中观察和访谈,形成直接的经验和感受,再一起讨论并推进下一步研究。

第二,关于教学资料。首轮课程没有要求学生阅读英文教材,推荐的英文文章也很有限。对博士生而言,仅阅读中文质性研究还是有些不够。如果期待学生未来的研究能够有机会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交流,教学中还需要在整体上加强学生对质性研究英文教材和论文的阅读,这需要学生在阅读方面付出更多努力。第二轮课程可以考虑让学生在阅读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阅读一本英文质性方法教材,如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Methods in Psychology[10]。我的博士生导师列过一份关于质性研究方法的英文阅读书目,教学时可以选择其中适合的内容,让学生课后阅读并写下阅读体会。我也积累了一些质性研究英文期刊论文,有必要选择一些让学生阅读,增进他们对英文期刊质性文章的把握。

需要反思的一个开课初衷是,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能够促进心理学系博士生更好地开展文化心理学研究,但首轮课程并没有花足够精力去促进学生使用质性方法探究文化心理学问题。第二轮课程应该增强对文化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学习,有目的地从文化角度分析不同研究的文化经验,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研究中重视从文化角度理解现象。事实上,我国台湾学者的质性研究中已经有不少对本土文化有相当的关照,比如《止观、无住——“禅修正念团体”对实习谘商心理师自我关注与谘商实务影响之初探研究》[11]《华人家庭关系脉络中悲伤表达模式之探讨:以台湾经验为例》[12]等,未来可以增强对此类研究的学习和借鉴。

个人比较欣赏的质性研究是研究者带着慈悲心,关心处境不利群体的利益,关注无法发声的少数人群,关怀亲社会群体(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群体)的福祉。笔者这几年在质性研究上的关注点主要是助人者的动机和心理健康,已经开展的研究集中在青年志愿者(以帮助HIV感染儿童的志愿者为主)的动机历程、压力应对与获益。其间也跟一些青年志愿者成了朋友,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欣赏的特质,笔者希望可以给他们的助人实践和生涯发展提供一些支持。未来也希望有机会可以研究灾害救援人员(如军人、医护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社会工作者)的替代性创伤和自我照顾。作为质性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笔者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质性研究的经验,做更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努力探索质性研究论文在国内和国际期刊上发表的途径。事实上,这条路上的探索并不顺利,当笔者把近期的一篇质性研究英文论文发给导师看时,她觉得理论深度不够、样本偏小(因为帮助HIV感染儿童的志愿者群体本身人数较少,取样有难度),被英文期刊接受的可能性不高。所以说,对质性研究而言,笔者也仍然走在探索的路上(跟学生一起探索),沿途遇到了一些令我感动的故事,它们激励我要努力把这些可以打动人心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看。

【注释】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3]张芬芬:《质性资料分析的五步骤:在抽象阶梯上爬升》,载《初等教育学刊》(台)2010年第4期,第87~120页。

[4]罗德兴、王明雯:《从社会科学研究典范看质性研究的效度》,载《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台)2012年第53期,第105~122页。(www.xing528.com)

[5]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6]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场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任焰译,明报出版社2007年版。

[9]蓝佩嘉:《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

[10]Howitt D.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Methods in Psychology.Pearson,2010.

[11]释宗白、金树人:《止观、无住——“禅修正念团体”对实习谘商心理师自我关注与谘商实务影响之初探研究》,载《教育心理学报》(台)2010年第1期。

[12]蔡佩真:《华人家庭关系脉络中悲伤表达模式之探讨:以台湾经验为例》,载《台湾心理谘商季刊》201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