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课堂中,采取了讲者讲解为主、学生发问与讨论为辅的形式。在国学班的课堂中,讲解为主的特点应该更为明显一些;而哲基班的四书课程则应适当地增加讨论互动的分量,因为哲学的思考、磨合、推进,需要更多的互动空间。学生在课堂讨论上的表现及其参与程度,与课堂出勤率一同构成平时成绩。
在过往的课程中,笔者往往通过每位学生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作为唯一的期末考核。不过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觉得这种方式有时难以体现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也不一定可以让学生在本课程中学到更为扎实的知识与内容。同时,因为在本科期间,学生接受的学术上的训练较少,加之有些同学在学习态度上并不稳定,导致期末论文或走向大而化之,或成为心灵鸡汤,或两者兼具;更甚者,各种抄袭,无奇不有。有鉴于此,笔者总结经验与教训之后,提出两套较为合理的考核方式。第一套,是借鉴美国本科大学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撰写三至四篇小论文,每一篇小论文的中文字数在1500~2000之间。每一篇论文只围绕一个论题(如孔子关于“孝”的观点、《大学》关于“诚意”的思想等)作出论述,表达作者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的方式,考察学生的背诵能力、对知识点的把握,以及对若干重要的哲学与儒学问题的理解与思考。第二套,则是在课程中间,穿插两次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分为背诵、对知识点的掌握、对重要论题的思考三部分。期末考试采取撰写学术论文的方式,论文应该围绕一个问题点,作出总结、理解、思考甚至批评。在撰写学期论文之前,教师也有必要向学生讲明写作要求、学术规范、研究态度,同时推荐相关的范文、好文,让学生有所参考,独立写出优良的课程论文。在课程开始阶段,学生可以选择这两套方案中的一套。
【注释】
[1]郭齐勇:《我开的两类“四书”课程——作为通识教育与作为专业训练的国学经典课》,见《哲学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12页。
[2]刘乐恒:《武汉大学国学院〈孟子〉〈中庸〉课程教学概述》,见《哲学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8~164页。(www.xing528.com)
[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一)》,学生书局2004年版,第76~80页。
[4]Elkana Y.“The Emergence of Second-order Thinking in Classical Greece.”In:Eisenstadt SN,et al.The Origins and Diversity of Axial Age Civilization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40-64.
[5]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学生书局1978年版,第204~235页。
[6](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朱子全书》(修订本),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