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平[1]
“国学”是研究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学”的提法虽然比较晚近,它是在20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欧美文化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由一部分中国传统学者提出的;初衷是为了与外来文化相区别和抗衡,站在中华文化本位的立场上,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并经由“保文”而达到“保种”的目的。但此后“国学”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最初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简称,即:在近现代学术的视域中,对几千年传统学术所做的继承、总结与发展。近2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的“国学热”主要是在这一意义上展开的。
依据目标的不同,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国学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以国学专门知识与理论研究为主要目标,如清华大学国学院等;第二类是以体制内的专业性国学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武汉大学国学院、南昌大学国学院等;第三类是以熟悉和亲近经典为主要目标,如一定程度上继承传统蒙学而来的各类幼儿读经班或社区读经活动;第四类是以商业性的国学培训与推广为主要目标,如各类国学总裁班等。上述四类国学教育尽管存在明显差异,但四者之间并非相互贬抑的对立关系。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是:首当其冲,培养一批从事国学研究与教育的基本人才;其中的一部分国学人才进入高等科研院所从事更为精深的国学专门知识研究工作;另一部分国学人才则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各类公益性或者商业性的国学推广、普及与运用活动。显而易见,培养合格的国学人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与起点。
结合中国当前的现实来看,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培养合格国学人才的工作恐怕仍然需要在体制内依托高校等科研教学单位来进行。民间性的书院、私塾式的国学教育只能起到补充的作用(即便是书院、私塾的教授者,也仍存在一个自身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本文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体制内高等院校的专业性国学人才培养。这其中,武汉大学的国学教育在时间、规模、系统性以及影响上,均具有很强的典范意义。(www.xing528.com)
武汉大学国学专业初创于2002年,最初的名字叫“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2010年,国学班被武汉大学纳入“珠峰计划弘毅学堂”,成为其中唯一的人文学科弘毅班,并因此更名为“武汉大学弘毅国学班”。
众所周知,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从2002年至今的15年间,武汉大学国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在试行之后,又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而课程体系的最初设计以及调整的背后,体现了设计者对国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当代“国学”的内在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