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哲学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哲学教育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校园的精神文化要以物质文化为依托,因此学校要多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实验设备、体育器材和场所,让学生有条件发挥自己的想法,增长自己的能力,朝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发展。在精神文化上,首先,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海纳百川、尊重他人、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体会到人文的关怀和温暖[51]。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

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哲学教育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校园的精神文化要以物质文化为依托,因此学校要多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比如实验设备、体育器材和场所,让学生有条件发挥自己的想法,增长自己的能力,朝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发展。

在精神文化上,首先,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海纳百川、尊重他人、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里处处体会到人文的关怀和温暖[51]。其次,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创造力的平台,例如,多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竞赛活动,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其中;或将社会上的一些不同级别的比赛告知学生,鼓励学生在更大的平台上展现和锻炼自己,从而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学校的创造氛围。最后,大学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机会获得多元文化的交流,从而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突破局限、提高创造力。

培养和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大学生创造力,不仅要从大学生自身因素下工夫,采用多种方法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他们的创造热情、人格,更重要的是着眼于高等教育自身,改变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业评价,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氛围。唯有高校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到关键点并且有意愿去做出努力,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才是更有活力、生机和不竭创造力的,我们的学校乃至我们的国家才不会丢掉进步的灵魂。

【注释】

[1]周治金、谷传华:《创造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2]Fink A,Grabner R H,Gebauer D,Reishofer G,Koschutnig K,Ebner F.Enhancing Creativity by Means of Cognitive Stimulation: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Neuroimage,2010,52(4):1687-1695.

[3]Flaherty A W.Frontotemporal and Dopaminergic Control of Idea Generation and Creative Drive.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2005,493(1):147-153.

[4]Sternberg R J,Lubart T I.Investing in creativity.American Psychologist,1996,51(7):677-688.

[5]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罗庆生、韩宝玲:《大学生创造学——理论学习篇》,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7]何薇:《大学生创造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养影响研究》,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8]彭宗祥、徐卫、徐国权:《大学生创新创造读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载《河南教育》2000年第1期。

[13]周治金、谷传华:《创造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4]Amabile T M,et al.Creativity in context.Boulder,CO:Westview,1996.

[15]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7]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李嘉曾:《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训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刘军:《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管理因素分析》,东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2]代树兴、扈欣华、李万顺:《对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理性探索》,载《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周新虎、刚志荣:《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分析》,载《江苏高教》2014年第5期。(www.xing528.com)

[25]周治金、谷传华:《创造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26]张光曦、金惠红:《中华文化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年第5期。

[27]张庆林、曹贵康:《创造性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8]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周新虎、刚志荣:《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分析》,载《江苏高教》2014年第5期。

[30]Csikszentmihalyi M.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1]Lubart T I.Creativity across culture.In Sternberg R J,et al.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339-395.

[32]赵雷:《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载《高教论坛》2014年第1期。

[33]陈进:《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载《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4]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5]周治金、谷传华:《创造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36]张光曦、金惠红:《中华文化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年第5期。

[37]陈利娜、权方英:《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及教育模式的转变》,载《教育观察》2014年第5期。

[38]葛孚墐:《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9]张光曦、金惠红:《中华文化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年第5期。

[40]代树兴、扈欣华、李万顺:《对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理性探索》,载《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41]赵雷:《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载《高教论坛》2004年第1期。

[42]陈进:《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载《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3]杨井峰:《大学生创造力培养课程设置研究》,暨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4]刘军:《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管理因素分析》,东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45]田虎伟:《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基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实证研究》,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6]程黎、冯超、刘玉娟:《课堂环境与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穆斯(MOOS)社会环境理论在课堂环境中的解读》,载《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

[47]周新虎、刚志荣:《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分析》,载《江苏高教》2014年第5期。

[48]王秀勤.《大学生创造力课程研究》,河海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9]刘军:《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管理因素分析》,东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50]张光曦、金惠红:《中华文化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年第5期。

[51]王秀勤:《大学生创造力课程研究》,河海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