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教育与创造力: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哲学教育与创造力: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力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以往有一些研究者只关注创造性思维,把创造性等同于创造性思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35]。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表达对学生的认同,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内部动机。

哲学教育与创造力: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一般人们会认为,智力越高的人创造力越高,但Guilford曾对智商在70~140的学生进行创造力测验,发现创造力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关关系并不大,高智力是高创造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智商低创造力一定低,智商高创造力可能高也可能低[34]。创造力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以往有一些研究者只关注创造性思维,把创造性等同于创造性思维,忽视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35]。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热情

当代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竞争欲和表现欲,通过在课堂讨论中对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见解的争论,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现健康的竞争欲和表现欲,并且可以使不同思维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的争论,鼓励他们在学业或自己的兴趣上多进行探索,肯定他们的创造意识,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对事物的敏感性。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只有能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钻研的人,才能够有所创造[36]

2.塑造大学生创造性人格(www.xing528.com)

首先教师本身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将自己对教材产生的怀疑、发现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来,并请学生思考[37];同时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样教师的怀疑精神、开放性、创造力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教师应以一种兼容并包的心态去鼓励和支持创造型学生。因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可能是不善于交际而敢于质疑教师的“偏才”“怪才”,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在创新思路方面的发展,认真对待学生的质疑,并和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再次,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教师的教学风格生动有趣、充满幽默,赋予教材以新意和活力,这将极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38]

3.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

一方面,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能够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创造学术上“百家争鸣”的气氛,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内部创造性动机[39]。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表达对学生的认同,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内部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