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创造力不应该被简单地看做一种心理发展过程,而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1.学术环境
保障学术自由的社会大环境既为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个体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前提,同时反过来也有利于个体的自我探索,促进个性的多样化发展。这恰恰又是个体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同时,激励理论认为,人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及时给予激励,就能促使其更加努力,并取得更大成绩。作为一种高强度的智力活动,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对个体或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甚至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人才的激励制度,包括对有创造力人才-的恰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更有利于促进个体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除上述提到的“软环境”外,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所需的资金、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等“硬环境”也是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国家和社会只有保障了对这些物质条件的支持,大学生们才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为取得创造性成果做准备和积累。(www.xing528.com)
2.文化因素
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到在不同社会文化下形成的不同标准的影响。齐凯岑特米哈依[30]曾指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强调独立、自主和创造性,而集体主义强调顺从、关系、合作和群体的权威,它们对创造性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容易尊重长辈,顺从权威,循规蹈矩,强调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而因为害怕“枪打出头鸟”和追求“群体认同”导致不太敢勇敢表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见解和思维过程,学生往往容易感觉到与教师之间的等级感,缺乏质疑权威和求异的精神,由此抑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是,曾有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创造力比西方国家大学生的创造力差,这一结果并不能绝对说明中国人的创造力不如西方人。一方面是因为不同文化对创造力的概念理解不同,西方文化更强调创造力中的新颖性维度,而中国文化更关注创造力中的实用性维度[31];另一方面,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汇以及国家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号召,创造性得到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独立的批判性思考,尝试进行更多的有创造性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