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研究领域从创立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大浪潮,即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个体的特质描述、心理韧性内在作用机制过程探索、心理韧性理论和实际的应用。现今心理韧性领域正朝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大方向前进。国外研究者通过描述如何减少或弥补危险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以下几种心理韧性过程机制研究模型:
(1)Garmezy发展出三种理论模型[3]:补偿模型(compensatory model)、预测模型(inoculation model)和保护因素模型(protective factor model)。在补偿模型中,保护性因素直接压制危险因素的影响;在预防模型中,每个强度不是过大的危险因素,都被看作是增强适应力的一种潜能;在保护因素模型中,保护性因素起着调节作用,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减少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这三种模型,描述了危险特征与保护性特征之间动力性关系的过程。
(2)Rutter提出了更受认可的四种心理韧性发展作用机制的模型[4]:发展模型强调如何利用个人或环境资源,来缓解危机事件的影响,打破连锁的负向影响效应,帮助个体内在资源的开发,促使个体变得更有能力面对困境、适应挫折并得到良好发展。
(3)Kumpfer的心理韧性框架[5]。该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已有的环境特征,如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个体的心理韧性特征;个体心理韧性的重组或消极生活经历后产生的积极后果,以及调适个体和环境以及个体与结果之间的动力机制。(见图1)
图1 Kumpfer心理韧性框架(www.xing528.com)
图1中的第一个椭圆描述了环境情境中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保护性因素履行缓冲功能。第二个椭圆表示个体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个体有意或无意改变其环境或对环境进行有选择的觉知。中间的圆圈表示的是内在心理韧性因素。环境或情境与内在心理韧性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导致了心理韧性的过程或结果的产生。框架最右边部分,即是心理韧性过程作用产生的三种可能结果:心理韧性重组(resilience reintegration)、适应和适应不良的重组(maladaptive reintegration)。
(4)Richardson的弹性模型。该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见图2)。
图2 Richardson弹性模型
危险生活事件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如果保护因素无力抵抗危险生活事件的冲击,就会导致系统失调、机能重组,并发生四种情况中的一种:①心理韧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而且还在原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②回归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③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放弃了自身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或信念;④机能不良重组,即个体通过药物滥用、危险行为等来应对危险生活事件,也就是产生了消极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