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关照

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关照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落实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本次区域个性化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学业水平保持市前列且高度均衡在2014年的评价结果中,静安区的小学和中学的学业成绩总体与2012年持平,处于上海各区前列。高中学段高中学段课程与教学调研报告指出,静安区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丰富、选择性大,对于现状满意,作业负担相对轻。而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本研究最为本质的方面,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

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关照

落实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本次区域个性化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在研究期间,静安教育经历了两次全市规模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及一次市教委的课程与教学调研,这些第三方的评价结果,以及静安区传统的中小学生生活质量区内评测结果,相对客观地实证了学生的发展及学习环境的变化,从趋势上反映出课题开展期间区域个性化教育实验落实在学生身上所产生的影响。

1.绿色指标折射区域学生的健康成长

2012年9月和2014年9月上海市进行了两次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在时间节点上正处于本次研究开展之前和中间阶段。但由于两次评价评分方式有调整,纵向比较静安区绝对数据是无法得到有意义结果的,因此,必须通过静安区与上海市总体水平及与他区的比较反映学生在校的生态。

(1)学业水平保持市前列且高度均衡

在2014年的评价结果中,静安区的小学和中学的学业成绩总体与2012年持平,处于上海各区前列。高层思维能力指数均位列全市第一梯队,其中三年级学生的高层思维评价结果保持2012年的优势。学生的各项学业成绩均衡指数领先于全市平均水平,2014年三年级学生个体间均衡优于全市其他区县,学生校间学业成绩均衡远高于市平均水平(参见图6-1,图6-2)。

图6-1 三年级学生校间学业成绩均衡指数(2014年)

图6-2 九年级学生校间学业成绩均衡指数(2014年)

(2)学生学业内涵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相同的学业水平下,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业负担以及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所处的氛围、学习的有效性及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了学生学业质量的深层内涵。两次评价结果比较显示,小学阶段,2014年学生的学业压力总体在全市最轻,比2012年有大幅改善;学业负担大幅减轻,分别从2012年的全市第二梯队,跃居全市各区县前茅,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仍保持全市最高;中学阶段,2014年学生睡眠指数和作业指数处于全市前列;比较2012年的调查结果,内部学习动机、学业压力、对学校认同度、学业负担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小学生的自信心指数在全市各区中属于第一梯队,与2012年的结果持平。

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静安区中学的师生关系处在全市第二梯队,而2014年跃居全市前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题期间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和谐:教师更加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参见图6-3,图6-4)。另外,2014年小学阶段师生关系指数位列全市第一梯队(参见图6-5)。

图6-3 八年级师生关系指数(2012年)

图6-4 九年级师生关系指数(2014年)

图6-5 三年级师生关系指数(2014年)

(3)开拓个性化成长时空促深度学习

2014年下半年,静安区绿色指标的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位均衡、学生学业内涵质量明显提升。这一方面可以说是静安区“十一五”研究——“轻负担、高质量”效果的明证;另一方面也说明正是通过“走向个性化”的方式实现了教育增效,带来了学生负担的持续减轻,学生感受到作业减少、学业压力减小、自信提升、学习内在动机增强、师生关系亲密、对学校认同度提高、校外补课减少等。研究行动在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也让他们在时空和心理上得到更多的自由与释放,这为学生在某个领域个性化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2.课程与教学调研表明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高

2015年5月11—15日上海市教委基教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等机构对静安区课程与教学开展为期一周的专项调研指导。此次调研搜集了不少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实证数据,以从学生视角去检验教育改革的落实。

(1)高中学段

高中学段课程与教学调研报告指出,静安区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丰富、选择性大,对于现状满意,作业负担相对轻。对3所高中随机抽样了445名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3%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或“较满意”;93.5%的学生认为学校“学习气氛、校园文化”很浓厚或比较浓厚;82%的学生认为“每天去学校上课时的心情”是“总是感到很愉快”或“常常感到很愉快”;91.9%的高中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如果学生说的有道理,老师大多数情况下会接受学生的意见”;近84%的学生对学校目前布置的作业的质和量“满意”或“较满意”。

有46.52%和41.57%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受的教育对自己很有帮助或有帮助(参见图6-6);平均约86.6%的学生对于选修课满意或非常满意(参见表6-1);近80%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课程选择是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调查发现,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收获最大的方面依次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本研究最为本质的方面(参见表6-2),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

图6-6 学生认为当前所受学校教育对自身发展有帮助的情况

表6-1 高中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满意度

表6-2 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收获和提高

(2)初中学段

初中学段的课程与教学调研对点上三所学校进行了问卷(总计331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任课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满意率高。其中88.52%的学生表示“满意”,9.97%的学生表示“较满意”,“不满意”和“不清楚”的仅占1.5%(参见表6-3),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课堂教学增值活动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对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总体“满意”和“较满意”的学生比例分别为88.8%和10.2%,即总体满意度达到99%;学生对学校开设拓展型课程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的比例分别为85.8%和11.5%(参见表6-4)。调研反馈指出:“从本次调研中对学生的问卷情况来看,学生对在校学生生活的认同度很高,绝大多数同学都表示在校很开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习惯、方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表6-3 学生对任课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满意度

表6-4 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拓展型课程的兴趣度

(3)小学学段(www.xing528.com)

小学学段课程与教学调研在本区三、四、五年级抽取306名学生样本,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①课堂上有个性化学习特征的显现

94.5%的学生回答,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次数以及鼓励学生猜想并通过各种方法验证猜想得到结论的次数“很多”和“比较多”;94.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讲课时会尽可能将所教内容与生活联系;91.5%的学生认为教师会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需要独立思考的问题;86.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上组织小组活动的次数“很多”或“比较多”(参见图6-7)。

图6-7 小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②学校环境与氛围得到了学生高度认可

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氛围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高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调查结果表明,98.4%的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97.7%的学生感觉学校像个温暖的大家庭。98.3%的学生同意或有点同意“我和同学关系很好”的说法(参见图6-8)。93.8%的学生都认为学校老师对自己很关心,92.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是自己的好朋友,“愿意”和“有点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学校老师的比例分别是68%和27.5%(参见图6-9)。

图6-8 小学学段学校环境氛围

图6-9 小学师生关系情况

③学生的自信心比较强

95.8%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学得更好;学生表现出对挑战的强烈兴趣,90.2%的学生表示如果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也愿意去尝试,81%的学生不同意“如果题目有老师没讲过的内容,就很难做对”;对于“我感觉我的学习进步了”的说法,78.1%的学生表示“很同意”,21.6%的学生表示“有点同意”(参见图6-10)。

图6-10 小学生自信心情况

(4)幼儿园学段

幼儿园学段课程与教学调研显示,幼儿在园生活愉快、有进步,得到家长认可。家长问卷显示,家长对幼儿园保教工作整体满意度较高,其中最为满意的从高到低排列前五位的分别是:“孩子每天很开心”,“教师态度和蔼,喜欢孩子”,“幼儿园活动丰富”,“孩子有明显进步”,“教师专业水平较高”(见图6-11)。

调研还发现,园所在课程实施中周日计划比较规范,一日作息安排能关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类活动的平衡,尤其能确保运动、游戏时间,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也能得到合理安排。在3所点上幼儿园共观摩的59个活动(生活11个,运动12个,游戏11个,集体教学活动14个,个别化学习活动11个)整体质量较好,其中“好”为40.68%、“较好”为45.76%、“一般”为13.56%。

图6-11 家长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满意情况

3.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整体提高

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调查是静安区一项长期跟踪研究,以关注区域教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在2012年12月和2014年6月,静安区特定年级的小学生接受了学习生活质量监控调查,而这两个调查的时间点正好是个性化教育研究开始的前期和中期。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负担、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查采用1—4级评定,4为最高)(参见图6-12)。具体而言,学生对作业负担减轻、考试焦虑度下降的感受最为明显,学习调节和作息安排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参见表6-5)。

特别是小学学生午休时间的自主性,课程的选择性、适切性等方面有所增强;参加社团机会、展现兴趣特长机会以及在课堂上自我表达机会也有一定幅度增加(参见表6-6)。这反映了小学生在学校的自主性提升,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关照和满足。

图6-12 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

表6-5 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

表6-6 2012年、2014年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调查部分结果

续表

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及2014年12月对静安区特定年级中学生开展的学习生活质量调查发现,中学生认为在学习负担、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四个维度都得到了持续、渐进的优化(参见图6-13)。具体而言,考试焦虑、作业负担改善显著,依次在课程设置、作息安排、学习调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学校感受、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参见表6-7)。

图6-13 中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

表6-7 中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