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教育评价形式的改革与转变:个性化发展与内涵提升

区域教育评价形式的改革与转变:个性化发展与内涵提升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致深入的“学习后效反馈”数据分析,引起了全区小学领导与教师的高度重视,也引来了中小学教师对教育质量的深入反思。此外,针对学习后效反馈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区教育学院也会同步进行干预和跟进。

区域教育评价形式的改革与转变:个性化发展与内涵提升

评价的目的不仅有高低上下的比较,更有指向目标的行为引导和改进。因此,通过改变高利害性的区域评价形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引导和改进功能,成为教育走向个性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变革内容。

1.搭建十五年一贯的区域学生成长数据库

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学生个体的成长数据,系统呈现学生个性化的成长轨迹,从而有效加强学校教育的适切性,充分发挥家校育人合力,静安区于2010年开始委托区教育考试中心,围绕《基于学生个体成长数据的评价研究》课题,研究学生个体成长数据的分类框架、功能预设、搜集方式等,力求通过区域学生大型数据库的建设,服务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截至目前,主要完成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小学和初中学生的成长数据。构建了组织管理、数据上传、问卷调查、消息中心四大功能模块。数据类型主要涵盖学生基本信息、学业成绩、体质健康、家庭背景、在校情况等。

二期是学生信息平台的改扩建(2014年9月启动调研、方案设计,2015年上半年建设,下半年启用)。主要将完成以下三方面具体研究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数据库的功能建设,增加了包括帮助信息、数据查询、数据导出等在内的多项功能;二是进一步丰富数据库的数据类型,将学生的课程信息(主要指拓展和探究型课程)、奖惩记录、学生兴趣爱好、参加社团活动等附加信息纳入数据采集的范围内;三是进一步扩大数据的搜集范围,探索建立以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为核心的幼儿园学生学习成长数据结构分类,开展幼儿学生的数据采集。

此外,为与“上海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相配套,后续还将进行静安区高中学生信息与市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整合改进研究。

2.形成基于“学习后效反馈”的区域评价机制

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当下的学习成效,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长效影响,这一点个性化教育改革同样亦不例外。然而,一方面囿于当前考试评价制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较为重视教学的短期效果而忽视长期效应;另一方面受限于教育本身的阶段性特点,使得长期效果的评价一直较为困难,少有可操作的突破。

但要科学有效地衡量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这显然是绕不过的问题。考虑到小学取消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后,作为义务教育的一个学段,静安区小学最后一次的升级考试,都由各校自行命题、施测,一直没有区域性的统一评价。这样放权确实减轻了小学师生的压力,从而有利于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阶段没有终结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不利于激励各校自觉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性,也无从评价小学阶段的努力最终达到的成效。在追求区域教育内涵提升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小学阶段教学质量的均衡化发展作出评价。(www.xing528.com)

于是,结合区域对六年级学生的入学摸底测试数据,我们对小学阶段学校开展了基于“学习后效反馈”的评价尝试。静安区初中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即每学年开学初,由区教研室提供试卷,让各校对六年级新生进行摸底测试。此举初衷是方便初中各校从试卷分析中,获取本届新生的学习状况信息,更好地了解学生,明确教学的起点。现在我们将这次评价的分析向后延展,作为对小学阶段学习效果的一次后效性的反馈评价,从而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成效提供相对客观的反馈信息。

为此,我们要求教研室不断改进初中摸底测试各环节的工作,提高这项测试的效度、信度,增强它的反馈、导向功能。一是在命题环节,着眼于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确定试题样本的适当覆盖面;二是在测试环节,针对个别初中让学生提前交卷,英语听力播放质量差等现象,采取了统一测试用时,考前检查设备,保证英语听力测试正常播放,以及组织人员到校巡考等措施,确保测试的标准化;三是在阅卷环节,强调统一评分细则,统一评分尺度;四是在统计环节,按照参测实际人数计分,并剔除转学的学生,将初中摸底测试成绩与该学生小学阶段的抽测成绩配对,进而统计分析前后测试成绩的相关性。同时通过标准分的比较,排除测试难度不一的影响,方便学校前后比较。

我们将静安区初中预备年级后效反馈评价的数据,用计算机按学生毕业小学进行统计,并将统计评价的结果和以往小学阶段的各类教学评价数据作差异分析,获得了大量反映每所学校教学过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第一手资料。细致深入的“学习后效反馈”数据分析,引起了全区小学领导与教师的高度重视,也引来了中小学教师对教育质量的深入反思。校长和老师们普遍认识到,突击强化训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为求学习的后效,必须自觉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在常态下进行,必须重视平时的教学,向过程与方法要质量。

专栏5-11:后效反馈的效益

某小学在年初的区域抽测中,数学学科平均成绩的标准分是-0.78(低于区平均水平),同一批学生当年进入中学后的摸底测试,数学学科平均成绩的标准分是0.10(略高于区平均水平),后测标准分与前测标准分相差0.88,为全区之最。其中有何秘诀?大家纷纷打听。于是,该校数学教研组着力提高首次感知的教学效果,以及制订并执行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订正规范等方面的经验受到了兄弟学校的关注。

此外,针对学习后效反馈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区教育学院也会同步进行干预和跟进。如针对测试反映出的不同小学在英语学科上的校际差异非常大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减少英语学科的分化状况。首先进行英语学科教师本体性知识的全面检测,并开展分层次的培训,建议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调整、充实英语学科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教学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校、因班制宜,实施教学。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小学部还与英语学科师资最薄弱的一所小学结成合作伙伴,通过选派教师支教、相互听课、共同研讨等方式,帮助该校提高教学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英语学科的分化现象,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应该说,小学生学习后效反馈评价的实践,以结果反演教学过程,带动了整个教学工作。它让我们更加坚信适当的、可操作的评价,能够使教学价值、教学有效性与教学结果得到统一;“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评价理念,“临下以简”“执简驭繁”的评价实施策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