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教育改革: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

区域教育改革: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以评价促发展,通过先进集体评选的方式,校际交流,激励各学校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显个性”的校本研修局面。教师的个体意愿和群体共识是学校成功推进校本研修的决定性条件。第三次的讨论是圆满的,不仅明确了幼儿园研究主题及校本研修方向,同时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中,有了突破性的改革举措。

区域教育改革:发达城区教育内涵提升的实证研究

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钟启泉教授曾指出:“唯有扎根自律性与创造性的教师研修,才是引领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反思性实践家’成长的康庄大道。”[19]随着教师教育重心的下移,学校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主体,校本培训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力量。区域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在研究期间,教育学院培训部在“静安区校本研修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静安区优秀校本研修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参见图5-10),并建立起校本培训年度计划审核与校本研修课程计划(方案)审核制度。行动研究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教育局将校本培训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为校本培训提供区域行政支撑和充足的经费保障。

其次,教育学院在区域层面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的规范管理、专业指导和评估检查,区、校联动,助力校本研修质量的提升。

图5-10 静安区优秀校本研修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文本

再次,在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注重与学校特色和发展方向结合,落实问题导向,并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多元需求紧密结合,比如南西幼儿园紧紧围绕幼儿园“游戏与学习”的实践研究,坚持一手抓角色游戏的园本研训,一手抓集体游戏的园本研训;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视野下的教师培训;西康路第三小学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课前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促进课堂增值”的专题实践研修等。

最后,以评价促发展,通过先进集体评选的方式,校际交流,激励各学校形成“一校一特色,校校显个性”的校本研修局面。编印了《静安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汇编》,并从各学校征集了80门优秀的校本培训课程,评选出30门优秀的校本培训课程进行深度开发,形成区域精品课程,实现全区范围内资源共享交流。

学校是教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校本研修也是教师最频繁、成本最低的在职培训和研习方式。在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尊重教师个体愿望的重要性,在确定校本研修方向和主题时,总是先要组织教师讨论。教师的个体意愿和群体共识是学校成功推进校本研修的决定性条件。

案例5-9:教师研修在“棋”中

小棋圣幼儿园一直以国际象棋围棋为特色的幼儿园,但实践中一直存在学校特色无法很好适应那些不会或不喜欢下这两类棋的幼儿的问题。个性化教育课题研究期间,园领导与教师代表进行了多次头脑风暴讨论,以确定园本研究和教师研修的方向。

第一次讨论:如何关注幼儿在棋类活动中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A:我们设计的棋类教学具都是以幼儿在棋活动中个性化的表现为基础。

教师B:我们慢慢发现了不同的孩子对于棋类教学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具能真正帮助幼儿提高下棋水平,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教师C:以往的国际象棋或围棋教学具都较为枯燥,而我们现在设计的教学具正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游戏渗透棋中,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棋的兴趣,不仅关注幼儿下棋水平的提高,更是关注幼儿在下棋过程中的能力发展。

教师D:我同意上面老师的意见,我们的棋类教学具应该也是为那些刚学国际象棋或围棋的孩子所设计的,属于入门阶段,同时也适合那些不会下棋的孩子游戏。

讨论组织者:从你们的描述中,你们都认为我们的棋类教学关注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已经将特色与基础课程相融合,真的是这样吗?请大家再进一步思考,怎样才叫做真正关注了不同幼儿的需求?……

第一次讨论没有结果,教师们显然执著于自己付出了很多心血的现有教学,但是,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你让我玩”转变为“我要玩”的教育理念?

第二次讨论:如何将特色与基础课程相融合?

教师A:幼儿园基础课程渗透幼儿一日活动中,主要以生活、学习、运动、游戏活动为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途径中开拓思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真正落实特色与基础课程相整合。

教师B:市面上有许多游戏棋,比如飞行棋、斗兽棋、九宫格棋,这些游戏棋寓教于乐,很受欢迎。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些游戏棋的思路,结合我们的主题开展,开发设计相关游戏棋,这样就不局限于幼儿会不会下国际象棋或围棋了。

教师C:我觉得,我们平时学习活动中有很多可以开发并设计成游戏棋的好点子,我们可以围绕各年龄段开展的主题活动,关注幼儿的主题经验,开发设计相关的游戏棋,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教师D:我们可以根据每月主题开展设计游戏棋,以班级或者以教研组为单位,这样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设计出的游戏棋能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

教师E:游戏棋的设计首先要关注幼儿参与的兴趣,如果设计中过多包含认知知识的话,幼儿肯定会厌烦,久而久之就没人愿意玩了。如果我们设计的游戏棋能体现游戏棋的趣味性、可玩性,那么应该能受到欢迎。

讨论组织者:游戏棋设计、制作对于教师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后续的管理、监控、推广该如何实施呢?……

在这次的讨论中,教师们不再局限于国际象棋和围棋,而是开拓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将棋类游戏的设计与主题教育的核心经验融合,有意识地去迎合不同孩子在棋类活动中的多元智能的开发。

第三次讨论:游戏棋后续管理、监控、推广——教师校本研修内容确定。

教师A:游戏棋的设计制作以教研组为单位共同开发,制作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这样既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又能分工合作,提高效率。(www.xing528.com)

教师B:游戏棋统一由课程保障小组来收集和保管,方便大家资源共享。

教师C:有必要出台相关制度,由课程领导小组每月按时检查,通过点评、调整来完善游戏棋的制作与推广。

教师D:作为棋类特色幼儿园,我们制作的这些成品游戏棋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教研组开放、协作组开放、托儿所结对等各种形式来推广。

讨论组织者:我们制作的游戏棋在静安区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上次我们在协作组首次展示开放的个别化学习——游戏棋,得到了姐妹园的大力赞扬。相信我们转变观念之后,我们教师的智慧成果一定会更多、更具推广价值。

第三次的讨论是圆满的,不仅明确了幼儿园研究主题及校本研修方向,同时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中,有了突破性的改革举措。

在教师民主而建设性的讨论之中形成了对学校子课题的推进方案,在区内外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制定了《主题背景下游戏棋开发与使用的考评制度》;幼儿园定期组织校本研修,在教师展示成果的同时充实学校课程资源库。教师们在设计和制作游戏棋时,从考虑棋子本身的可玩性延伸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与班级环境相整合情景性等因素,会将各领域关键经验渗透其中,受到孩子的热烈响应和家长的好评,使得幼儿园基础与特色课程逐步走向融合。

学校创设一切便利,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教师同伴协作共进的力量,为教师提供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条件,内容和形式多样;将研修与教师日常具体真实的个性化教学问题结合在一起;可由教师自主选择研修内容,从而引发教师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案例5-10:“2+X”教师研修“自助餐

爱国学校在致力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时发现,教师对于已经形成的经验和教学行为很难加以改变,校本研修必须要有足够大的能量来激发教师改变教学的愿望,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和专业自觉,经过摸索学校形成了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2+X”校本研修模式。

“2”是指学校部分学科和教师初步探索的旨在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流程的两种教学策略:“读议小组”和“翻转课堂”,由于这两种教学策略容易在大多数学科中开展,因此学校建议每位教师在适当的课型中探索实施。“X”包括:个性化辅导、家庭实验室、立体体育等适合特定课程或年级的特色教学策略或项目,建议相关教师在适当的课型中选择实施。在围绕相关主题开展校本研修时,教师将“关注个性”“尊重差异”这些体现个性化教育特征的价值融入自己的课堂改进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问题提出自己的研修内容,这些研修内容可能包括:学科本体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师生关系、心理辅导、班级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自”“助”“餐”可以形象地描述校本研修的整体过程。(1)“自”,即教师通过教学质量分析、问卷调查等手段,获得自己教育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诊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计划,进而形成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突破点和听课评课的个性化要素。(2)“助”,即教师在同伴、专家等人员的帮助下,审视自己改进计划的合理性,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展示平台等促进教师个体有效地改进。(3)“餐”,即教师在同伴、专家等人员的帮助下,总结个人或学习团队的研修成果(类似于亲手准备一份特色菜肴),通过适当的途径进行校内交流、评价活动(类似于试吃、评价活动)。对于其中优秀的研修成果,学校搭建平台(学校已经改版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并推出“K6KT在线课堂”),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实现资源查找、搜集以及自由上传和下载,开展网络研修,在线讨论,资源共享。

教师个体、备课组、教研组以及各类项目组是开展日常校本研修的主体,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问题,自主确定研修主题,开展研修活动。学校外聘专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或师徒结对,开展一对一指导,或开设专题讲座,接受课题咨询,或参加听评课,给予专业引领。学校校本研修管理小组负责策划全校性的校本研修主题,协调全校性的校本研修时间和场地安排,负责及时搜集,整理归档各类校本研修资料,评价反馈教师个人或团队校本研修的过程或成果。

学校以特色为载体、以真实的问题为依托、以教师的多元需求为主线开展的实际、扎实的教师校本研修的探索,会让校本研修对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成长产生最大影响,最终把学校塑造成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案例5-11:探索不同教育类别下园本研修

常熟幼儿园以幼儿科学教育为办园特色,并托管静安区的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与学前特教康复中心。因此,学前、早教、特教三种不同类别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幼儿园队伍建设的重要挑战。基于挑战,幼儿园以园本研修为平台,通过顶层设计,向教师提供研修菜单,通过教师的自主规划与选择,推出项目承担人的选任等机制;以评价为导向,夯实研修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抓重点。通过“提升教师制定各类保教计划能力”的园本研修,夯实一日活动,教育教学从“单纯教学”向“一日活动”转型。针对性调研发现了教师课程意识薄弱,计划类别不齐全、不规范等问题。从保教计划的编制入手,园课程领导小组制定了保教计划编制类别及规范要素,为教师撰写教育计划提供规范化的指导,同时允许不同层级的教师在自身水平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发展水平保教计划模版,给予教师自主选择与自我诊断的平台(参见图5-11)。

图5-11 保教计划编制流程

显亮点。在区域个性化教育的引领下,幼儿园转变了以往关注特色课程框架建设和教师为主体的教法研究的视角:科学探究的主体是幼儿,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是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并进一步开展了《参照“幼儿科学素养评价指标”,有效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园本研修,重新制定培养目标(参见表5-4)。通过教研组群体互助记录帮助听课教师全面掌握教学中师幼互动的状况,判别基于科学素养评价指标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推进教师的观察与反思。

表5-4 科学探究培养目标转变

热点。开展《以“园园通”系统为平台,支持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借助于信息化网络平台促进家园合作、园本优秀课程的展示、邀请专家共同研讨,推进信息化平台的共建共享。

聚焦点。早教培训从“点面培训”向“面上辐射”转型。从资源优势出发,依托早教中心的课程建设优势,推出《让每一个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开端》园本研修项目,帮助园内对早期教养指导感兴趣的教师了解早教机构的功能定位、教养理念与实施的内容途径与方法,帮助提升园内教师0—3岁早期教养指导的专业素养。根据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设计学员手册,将学员学习水平的诊断、学习的过程及终结性的评价融于其中,凸显不同教育类别下学员学习的发展轨迹。

攻难点。特殊教育从“单一干预”向“科学干预”转型。针对不同障碍儿童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精准干预,成为我园特教乃至学前教师的专业难点,为此,推出《音乐治疗促进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发展的应用研究》培训项目,基于科学的诊断、科学的干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相关教师提供医教结合的支持,培训团队共同围绕不同障碍类型开展音乐疗法的个案研究。

以上校本研修案例是区域众多校本研修的缩影。在探索个性化学校的过程中,具有个性化教育素养的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而校本研修则是教师业务提升的重要手段。在研究中,学校趋同的实践可归纳为:创设团队建设、专家指导、资源便利、资金支持等各类所需的条件,满足教师各类专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自觉与主观创造,将教师的个性化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学习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