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教育改革前沿探索:个性化教育内涵提升实证研究

区域教育改革前沿探索:个性化教育内涵提升实证研究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有效地改变现行课程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整体设计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学科课程高度整合贯通的综合活动课是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综合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

区域教育改革前沿探索:个性化教育内涵提升实证研究

课程改革已历经数十年,然而我们发现学校课程依然存在着种种缺陷:一是分科教学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割裂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二是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三是过于注重接受学习,忽视发现、探究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四是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和书本中,忽视了丰富的社会实践[5]。如何有效地改变现行课程教学中的诸多弊端,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整体设计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与学科课程高度整合贯通的综合活动课是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综合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一种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但又与学科课程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领域,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它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的精神与实践的能力。

综合活动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与价值的一种课程。它不仅对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为学生生活经验的获得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开辟了新的渠道,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案例4-7:I DO活动课程

学校活动课程有很多,但往往互不相通,各自为政。如何通过整体谋划、重组与开发,使这些活动课程发挥整体的效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已成为我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化学教研组将以往的校本课、科技节、DIS实验、科学课、探究课、微讲堂等多种缺乏整体架构的分散课程与活动进行整合和重塑,建设了一种基于学生差异,重在主动参与、实践学习,强调思考、分析、表达、创造能力培养,体现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I DO(Individual个性化,Digital数字化,Open开放性)活动课程。

●课程理念

I DO意为“我做”,体现活动课程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强调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同时,I DO又代表“我愿意”,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发现和创造:

Individual(个性化)——I DO活动课程基础:

I DO活动课程设计基于学生个性,不同学生(年级、班级、小组、个人)能够根据差异选择符合自身学习情况、适合自身兴趣特点、有利于潜力挖掘和能力发挥的活动;

Digital(数字化)——I DO活动课程平台:I DO活动课程实施平台是数字化化学实验室(DIS实验室),化学实验佐以数字技术,可巧妙地绕过微观和宏观世界间认识上的鸿沟,使抽象的认知和探究对象具体化、可描述、可测量,给学生提供探索物质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手段;

Open(开放性)——I DO活动课程方式:

I DO活动课程从开发到实施具有开放性,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学习课程内容、主题;实施过程中学生可“配餐”式自选实验器材、方案。

●阶梯课程设置

I DO活动课程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设置了丰富的阶梯式子课程,不同年级学生,享受不同类型、内容、形式的子活动课程:

预备至初二年级学生尚无化学学科概念,科学课程、探究课程挖掘学生认知和经验中的化学相关元素,以“探究课题”形式开展;

高一年级学生有初步化学学习基础,且面临视野开拓和方向选择的高中新阶段,“双新”课程探索性地融合主题学习和工艺合成形式;

高一(部分)、高二年级选修校本课程的同学基础较好,兴趣浓厚,渴望探知更多,校本课程主要形式为师生共同开发能力要求较高的“主题实验”;(www.xing528.com)

面向全校考虑受众层次不一,科技节、博雅微讲堂追求雅俗共赏,渗透化学学科意识和理念,以生动活泼的“主题实验”“主题讲座”形式开展。

实例:“双新”课程第一期学习成员共11人,是高一年级对化学颇感兴趣的一批学生,学生们从第一节化妆品简介到最后完成黄芩防晒霜的合成与检测,经历了理论学习、头脑风暴、模拟营销、工艺合成等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可谓感触颇多,收获也颇丰。其间,从综合素养和技能,学科知识到科学方法,团队协作,可以说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最后拿到珍贵的防晒霜成果,学生们都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这种喜悦和满足感比刷题夺名次更具有真实的分量。

●开放“配餐”实验室

I DO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平台是DIS实验室,借助数字技术给学生提供探索物质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手段;DIS实验仪器(含功能、参数)全部以“菜单”形式列出,学生有感兴趣的探究目标后查找相关仪器,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仪器“配餐”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核通过,即可约定时间进行实验。

实例:“科学课程”课程中“银锄湖、民立池水质PK”是在“保护水资源”学习章节中,就水质监测学生自行提出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学习小组成员兴趣高涨,前往银锄湖取水,小组成员和教师讨论之后约定时间进入DIS实验室,学生选择了p H计、比色度仪和生物耗氧量检测器等设备对银锄湖、民立池水样的水质进行了检测,教师“服务、引导、帮助”,学生兴奋不已,对探究事物的方法手段有了初体验,更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作用。

●“留白”学习任务单

I DO活动课程的开发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生根据个人差异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学习情况、适合自身兴趣特点、有利于潜力挖掘和能力发挥的活动,享受不同主题、环境的活动课程: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行选择或提出学习任务,并根据“留白”学习单自行设计方案。

实例:“双新”课程中“玫瑰花红色素提取实验”是在“物质分离与提取”学习版块中,就色素提取学生自行设计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在具体的玫瑰花红色素提取实验中,学生的方案各自不同,教师只引导思路不提供最优方案,学生自行完成设计、提取、条件优化后,通过检测结果评选出最优方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理论依据,体会方案选择与条件优化,学习热情和效率超出了单纯基于课本的理论学习和基于实验报告的实验学习。

●多元的课程评价

I DO活动课程设计有多元化“评价单”,评价主体为教师与学生,包含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的评价方式,并由学生自主设计评价指标及权重,评价重点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进步。

实例:“探究”课程中“奇妙的变色探究”是学生自行设计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一些汁液遇到酸碱变色的现象,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寻找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在探究课题的结题报告阶段,由于选择材料不同,实验手段不同,如何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谈论和商定哪些因素重要,占据多少比重,如何描述这些因素,自行设计和完成评价单,并通过师生一致认可的评价单进行成果评价。学习活动结束时,学生们都十分开心,表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学习评价,自我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民立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一贯秉承博雅教育的宗旨,他们意识到活动课程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是学校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学校努力探索学科整合的综合活动课程建设,引领博雅教育向纵深发展。

为了构建更丰富的课程层次,更完善的活动课程体系,学校通过调查,了解和把握原有各类活动课程的内容设置、实施及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客观全面地分析原有各类活动开展实施的价值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全面、系统地思考、设计、构建学校综合活动课程收集和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数据和资料。

在此基础上,学校审议通过了《学校活动课程建设纲要》,纲要明确了活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即“贴近学生、关联学科、传承创新、彰显特色”,并就课程分类、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和推进方式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规定。《纲要》作为学校活动课程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对学校活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确立了活动课程的地位,指明了活动课程开发的方向与路径,严格规定了课程建设的管理制度与建设流程。例如,《纲要》指出,活动课程建设采取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负责制,由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负责,做好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内容把关和相关协调工作。项目工作组则从平台、技术、过程性管理等方面为课程建设把关。《纲要》还提供了“活动课程建设模板”,供教师参考,使教师准确地把握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做到有个性地开发,有组织地管理。

此外,学校还发布了《活动课程计划书》,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开发课程。课程计划书的申报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体育等多个学科,并做到了年级组的全覆盖。由此,深入教研组、年级组的活动课程全面展开。

民立中学学科整合、综合活动课程打破了原有学科的学科界限,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回归了生活,用学科整合的思维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用学科整合的方法去处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并由学科整合的活动体验到回归生活本真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自主选择并积极主动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活动课程的教育目的蕴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