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教学,必须直面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视差异而不是回避差异是最基本的教育态度,其次是重视差异,即是对差异的关注和尊重,最后是发现差异,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所在和在课堂里学习上的直接表现,这个发现决定了个别化教学的真实起点。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能够适应差异并且促进差异发展的不同路径是在个别化教学中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
可以说,越是希望对个体予以高度的关注,就越是需要对于差异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并拥有据此制定出相应教学对策的能力。
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身上表现出不同方面的问题,或知识技能、或过程方法抑或态度与情感。一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也会产生不同问题,是时间积累留下的问题,又有面对新情况的新问题,还有新旧知识交汇而产生的错综复杂的问题。即使是同一分数段的学生也有不同问题,同一分数,学生错误的题目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问题,错误原因也各不相同。曾经有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对一道分式计算题做过详细的统计,22个出现错误的学生,居然有17种错误原因。因此,探究学生出现的问题差异和差异问题,是个别化教学必然的起点。当然,这里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障碍,也不是学生在学习中所犯下的显性知识错误,它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有关学习智力因素的部分,还有学习态度、社会性—情绪学习能力等情感维度的因素。(www.xing528.com)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说“善于精细地观察学生能力的差异,弄清每个学生的天性的特殊倾向,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优秀教师的标志之一”。个别化教学要落实到每个个体,教师首先就需要有一双“慧眼”,要对个体与学习相关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哪些方式可以用于破解哪种差异。需要知道某个学生站在哪里,一群学生又站在哪里,并且明白通过教学将他们引向何方。这样的了解越是细致、具体、全面,越是会给后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带来针对性。简单地说,精细地分析学生学习时的各种问题,是课堂展开个别化教学的起点。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方式搜集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将获取的各类资讯都转化为发现学生潜质的定位仪,基于个体问题绘制教学路径图,构建一个适合学生的关键学习指导路径,为学生创设最适合的学习经验,为每个学生寻找最适宜的出路,并创造交流展示的机会,成功分享他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