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就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一部分半湿润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使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的景观,其结果是产生沙漠化的土地。产生沙漠化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干旱(基本条件)、地表形成的松散砂质沉积物(物质基础)、大风的吹扬(动力)等;人为因素有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脆弱的生态环境能产生严重影响,使植被破坏,风沙活动加剧和沙丘形成。沙漠化的过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发生阶段是潜在性的沙漠化,仅存在发生沙漠化的基本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并形成松散的流沙沉积等;发展阶段中,地面植被已经被破坏,发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着风沙活动的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形成阶段中,地表广泛分布着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
土地的不断退化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还导致土地的承载力下降,也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我国的西北、华北地区,春季发生扬沙、沙尘暴天气十分普遍,危害波及的范围广,破坏性强。
土地沙化正急剧缩减着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国土。许多地方因沙漠化趋势导致土地退化、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而土壤肥力的自然恢复需要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时间。如果用人为措施恢复土壤的肥力,需要的投入量难以计算。从当前的情况看,土地沙漠化仍在不断地扩张,并且扩张的速度也在逐年增长。其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区、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土地沙化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难题。
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别大,尤其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每年4~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千米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风沙活动破坏通信、输电线路等设施,由此产生的灾害威胁居民安全。(www.xing528.com)
根据监测,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是微小颗粒物,这与沙漠化密切相关。沙尘污染着广大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了人民健康。土地的沙化给大风起沙制造了物质源泉。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俗称“黑风”,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
除此之外,沙漠化还加深了贫困程度,扩大了地区差距,有的地方已经喊出“要生存就要治沙”的口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