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治理与修复研究成果

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治理与修复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态脆弱性脆弱性的概念是由地质学者蒂默曼于1981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概念主要出现在自然风险和自然灾害的文献研究中。在自然系统脆弱性研究中,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最为广泛。不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其动态功能过程密切相关。

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治理与修复研究成果

(一)生态脆弱性

脆弱性的概念是由地质学者蒂默曼(Timmenrman)于1981年首先提出的,这个概念主要出现在自然风险和自然灾害文献研究中。

生态脆弱性研究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生态耦合系统三大类,由于各自研究背景的差异,对脆弱性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故脆弱性的概念十分模糊。不过在通常意义下,生态环境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下对于外界干扰所具有的敏感反应和自恢复能力,是自然属性和人类经济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1]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同的研究学者研究脆弱性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为自然生态系统,即他们是从环境变化角度来进行研究;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是人文系统,即他们是从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着手研究。在自然系统脆弱性研究中,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最为广泛。不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其动态功能过程密切相关。如果系统在受到扰动之后仍有能力恢复,则它是稳定的;否则,当系统的正常功能被打乱,失去恢复能力时,系统就开始走向脆弱。[2]

在中国,对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也在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一定意义上接近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这种脆弱性生态环境表现在对于外界某一种或者几种环境因素因素发生改变或者内部人为改造环境时,产生的敏感的反应,而对于自身却很难维持稳定性,换言之就是当外界的环境因素改变或者处于生态环境内部系统的人类在改造环境的时候,它也会发生改变,且难以恢复到初始状态。这种脆弱性生态环境基本上包含三个特征:稳定性差、变化概率高、幅度大;抗干扰能力差,敏感性强;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但是,生态环境脆弱不可与生态环境差等同,通常所说的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指的是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本质,即对外界生态环境或者内部人为改造环境反应敏感而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的本质,而“生态环境差”则是一种表面现象,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累积发展得到的生态环境的状态。

(二)生态脆弱地区

生态脆弱地区一般包括5个特征:

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

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化反映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发生退化演替,而且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www.xing528.com)

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

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因子均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灵敏。具体表现为气候持续干旱,植被旱生化现象明显,生物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

3.时空波动性

波动性是生态系统的自身不稳定性在时空尺度上的位移。在时间上表现为气候要素、生产力等在季节和年际间的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生态界面的摆动或状态类型的变化。

4.边缘效应显著

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因处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接带或重合区,是物种相互渗透的群落过渡区和环境梯度变化明显区,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

5.环境异质性

生态脆弱区的边缘效应使区内气候、植被、景观等相互渗透,并发生梯度突变,导致环境异质性增大。具体表现为植被景观破碎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加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