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教育(亦称“素质教育”),是指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全面教育是基于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而提出的,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在身体素质方面促进学生的进步,在德育、智育等方面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说,学校体育是推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是由学校教育的功能与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毛泽东1917年在《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950年,毛泽东作出了“健康第一”的指示;1957年,他又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论述都阐明了学校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未来的社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所需要的人才是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教育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者,需要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方向,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纲要》是指导我国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献。《纲要》明确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立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赋予学校体育新的使命,并给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www.xing528.com)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育德。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有德育的体现,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相互接触、共同协作、相互竞争的机会比其他课程多,而且都是实际的活动,学生的思想行为容易显露出来,因此,体育具有培养道德品质的较好条件。特别是对于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高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勇敢、勤劳、坚毅、机智和富有进取心等品质,体育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学校体育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人的智力发展是建立在大脑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其大脑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状况有密切关系。经常坚持体育锻炼,能保证大脑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发育,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有的科学家认为,测定一个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就可以看出他思考的速度和智力。许多体育活动不仅是体力的活动,同时包括丰富的智力活动,如在做游戏或一场篮球比赛时,在良好体力表现的同时,有着高度的智力表现,既是斗力,又是斗智。这些对促进儿童少年的智力发展,同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全面的观察能力、良好的记忆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能使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学习效率提高。可见,学校体育对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