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的心理品质也会影响访问效果,因此,新闻记者在访问前以及访问时需要调整自己的访问心理。
(一)消除心理成见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会有刻板印象和心理定势。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人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比如,一提到军人,绝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冲锋陷阵、临危不惧的男性形象,而说到护士,又会想到救死扶伤、细心呵护的女性形象。刻板印象能够让人们对人或者事物快速形成判断,节省时间和精力,有利于人们快速适应环境。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抹杀个性差异,过度重视共同性,忽视差异性,导致认知出现偏差。心理定势则是指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心理上的特定趋势,也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认识面对的事物,也被称为惯性思维。心理定势可以让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用常规方式去处理,省去了很多探索步骤,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这种心理行为容易让人固守传统、千篇一律,不利于创新和变革。
这两种心理品质对于记者访问也有较大影响,这两种心理品质可以让记者对某一事物产生成见,而这种成见会蔓延到记者的整个访问过程,包括访问前对资料的选择、访问问题的设计、问题的先后顺序,乃至访问时的语气和表情等等。
例如一些西方媒体对于中国历来抱有偏见,尤其在2020年中国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表现得更加明显。2020年2月13日,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早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史蒂芬·英斯基普就中国抗击疫情以及中美关系等方面采访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
在这次采访中,史蒂芬·英斯基普一共向崔天凯大使提出了43个问题,其中涉及抗击疫情的问题有29个,而这些问题基本围绕着一个核心来设计,那就是“中国犯错”,例如:
记者:这是否已构成对中国治理体系有效性的一次考验?
图7.2 崔天凯大使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访问
记者:您刚才说确定了正确的目标。那么问题是你们做错了什么需要纠正。我知道处于此次疫情暴发中心的湖北省两名高级别官员已被解职。什么地方出了错?
记者:我知道卫生系统官员会说,中国的应对其实并不那么慢,但两名官员被解职说明出了问题。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记者:因为您提到公开、透明。我想问关于李文亮医生的问题,他去年底率先就新冠病毒敲响警钟,但却被拘留及训诫。此事在他死后更受关注。他为何被拘留?
记者:政府是否因曾要求他撤回言论而欠他家人一个道歉?
记者:从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网民评论看,大家认为李医生去世印证了中国的制度缺乏公开透明。中国是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吗?
记者:您是说他发声这本身是中国共产党的功劳吗?我尊重这一点,但?
记者:但这是否说明了他效力的政府并没有对他的警示持应有的开放态度吗?
记者:当前在中国内部有很多不寻常的批评声音,李医生去世几天后,针对湖北省政府官员承认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不知道新冠病毒感染者到底有多少,有一条社交媒体评论表示,一个多月过去,总算有句实话了。这是不是说明了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失信于民?
记者:我理解,但您能回答一下,中国政府是否失信于民?
记者:那在这次的具体问题上,您指地方政府也许犯错了,但国家层面没有?
记者:当美国人看待中国为应对这场危机所做努力时,一些人会很自然地将美国制度与中国制度进行比较,他们会问,如果危机发生在美国,情况会有什么不同?他们可能会说,为防止病毒传播,中国可以封锁整个城市的举动令人印象深刻,因为这在美国不太可能发生。但同时他们也会认为,美国的制度更加开放,人民在分享信息和获取可靠信息方面也更加自由。这可能就是美国人对比中美体制优劣的方式。您怎么看待这种比较呢?
记者:你提到了高昂的代价。中国封闭一些城市付出了高昂的经济成本等诸多代价。中国政府会不会到一定时候不得不承认付出的代价太高了?这是一种流行性疾病,一些人会死亡,但中国需要重新开放城市并恢复经济生产。
记者:所以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你们会继续之前的努力,即使付出高昂的成本也继续走下去?
记者:此次采访前不久,中国政府大幅增加了确诊病例数量。当然这源于诊断方式的调整,并不代表实际感染人数上涨。但这引出了一个问题。您是否确信现在公布的病例数字是可靠的,是否确信中国政府掌握整个疫情的规模与程度?
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记者的采访充斥着一种傲慢与偏见,丝毫没有看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为世界应对疫情做出的重大贡献,而是将这样一场公共卫生事件政治化,从而抹黑中国的政治体制。记者的采访符合某些西方媒体一贯的思维逻辑,那就是中国的政治体制和西方不同,因此你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虽然记者在整个采访中步步下套,处处挖坑,可是崔天凯大使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智慧一一化解,没有让对方捞着半点便宜。
如果从专业角度看,记者的采访并不成功,因为他是带着一种刻板印象而且是偏见的前提下进行采访的,违反了新闻应该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新闻的主要目的是探求真相、传播信息,而不是去指责和攻击访问对象。
因此,新闻记者访问时应该努力摒弃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不带偏见地展开访问。假如访问的是一个先进典型,新闻记者不能神话对方,有可能损害对方形象的问题就不去设计和提问。要知道先进典型也是人,是人就食人间烟火,就有七情六欲,真实地展现一个立体多面的人物反而能够让这个人物更加鲜活和可爱。中央电视台记者王志有一次采访华中农业大学支教大学生徐本禹。两个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王志:那几个同学为什么没有坚持?
徐本禹:因为条件差,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事情,然后就决定待半个月就走了,后来我想我也走,因为我要复习考研究生了。
王志:怎么条件差呢?
徐本禹:虽然我们去的时候,他们也做一点好吃的,但是猛地一去还是很不适应的,包括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我刚开始不吃辣椒的,后来天天吃辣椒很不习惯,再加上刚开始吃玉米饭,很硬,我的胃也不好,很难受,后来适应以后才好起来,当地卫生条件也很差,苍蝇时不时就发现在你的碗里面,发现虫子了,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王志:为什么想做这件事情?这不是你分内的事情。
徐本禹:2002年暑假的经历让我知道这边的孩子挺可怜的,也需要帮助的,再加上我考上研究生了,本科毕业了,我有这个能力,而且有这个机会,如果说我本科毕业我不过来,以后研究生毕业也不会过来,因为我研究生毕业以后放弃的东西会更多。
王志:但是你帮助别人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不一定是用这种方式,以牺牲自己的学业为代价。
徐本禹: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在我的角度来看,我做这件事情比做其他事情划算。
王志:怎么算账?怎么划算?你帮我算算。(www.xing528.com)
徐本禹:我感觉很快乐。
王志:为什么定两年?两年能做什么?能带一届学生吗?
徐本禹:带不到,但是最起码比一年要好,待一年匆匆忙忙的,刚适应完,这边孩子适应了你,你也适应了这边环境,你要走了。
王志:按你的逻辑来说,一辈子不是更好吗?我就扎根在这个地方。
徐本禹:我是一个平常人,一个正常人,我应该也有自己的(生活),以后还要过自己正常的生活。当然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我就过来做了,但不能说我一辈子过没有钱的生活,我要吃饭,我要养活我家里,我用我两年的时间先把我想做的事情做好,以后我找一个正当的工作,用我其他的方式来帮助这里。
在这一段采访中,有徐本禹对支教山村生活条件差的描述。尤其当王志问他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地方待两年,而不是一辈子的时候,徐本禹的回答非常真实,那是一个本性纯良的人最真实的心理袒露,而不是像过去的一些典型报道中,类似这样问题的答案一般是,我一定要在这里扎根,我还要让我的孩子在这里从事教育工作,做一个当代愚公。采访中,王志没有主题先行,心理预期,而是秉持一种开放包容的采访心理,让一个有血有肉、自然真实,就像一个邻家大男孩似的徐本禹站在我们面前,而且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先进性和典型性。
(二)建构平等心理
新闻记者在对采访对象访问时应该平等待人,做到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华中科技大学申凡教授提出过一个在采访心理方面非常实用的概念——心理势差,但是他没有给这个概念做具体的阐释。我认为,心理势差是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心理高度之间的差额。在社会中,每一个人对自己都会有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这种自我认定和性格、学识、能力、地位、财富、视野、家庭背景等有关系,是基于以上元素对自身的一种综合判断。这种自我认定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高度,当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和联系时,这种心理高度以及人与人之间心理高度之间的差别会发挥无形影响。尤其对于从事社会工作的新闻记者来说,心理势差的影响更大。例如让一个记者去访问高官或者名人,由于高官和名人特殊的社会地位以及常年的熏陶、培养而释放出来的那种光环和魅力,会让新闻记者产生或者扩大心理势差。面对这种心理势差,新闻记者需要客观对待。首先应该承认心理势差的出现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访问前的准备工作时期心理势差可以提高新闻记者的重视程度,让他们做好充分准备,这对新闻访问是有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心理势差对于新闻记者访问不利的心理影响,它可能造成新闻记者在访问时惊慌失措、忐忑不安,甚至大脑空白、无从提问。因此,新闻记者在这个时候需要控制心理势差,不使它对访问活动产生破坏性影响。
新闻记者控制心理势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自己的心理高度,变图一为图二。
图7.3 心理势差示意图一
图7.4 心理势差示意图二
具体说,新闻记者提高心理高度的方法有多种,比如运用花车效应减少孤立感。新闻记者在访问的时候要想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虽然自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去访问,但是代表的是一个新闻媒体,而这个媒体后面千千万万的受众都是自己的强大后援,想到这里就会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心理高度。
上世纪30年代,由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民族资本家史量才主持下的《申报》一直批判这一政策,呼吁抗日。蒋介石有一天将史量才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说:“现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是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才是国家的心腹大患,日本只不过是肘腋之疾罢了,只有先消灭了共产党,政府才能集中精力对付日本人。”史量才对蒋介石的这番话颇不以为然,他说:“国家养兵是为了抵御外侮,不是为了同室操戈,这样只能令亲者痛,仇者快。”史量才的态度让蒋介石勃然大怒,他威胁史量才说:“你难道不怕我吗?我有百万军队。”而史量才不卑不亢地说:“你有百万军队,我有百万读者。”正是因为史量才想到自己庞大的读者群体以及《申报》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力,所以才有了与蒋介石对峙的信息和勇气,即使对方发出威胁也毫不屈服。
当然,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没有这样的对立关系,但是提高自身的心理高度依然有利于访问。例如,见到访问对象,如果出现了心理紧张的情绪,可以暗暗给自己鼓励,自己后面有很多读者和观众,他们都是自己的同盟军,有时候甚至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通过语言表述出来。2016年3月16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中国日报记者对总理的提问是这样的:在本次两会开始之前,我们发起了一个“我向总理提问”的网上投票调查。截止到目前,有大量网友参与了投票,选出了十大问题,和民生都紧密相关。目前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快推进医保的全国联网。有1000多万网友把票投给了这个问题,他们也许正在看直播,等待您的回答。那么我的问题就是,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您有没有一个时间表?这个问题就将记者和1000多万网友联系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记者自信,也让总理更加重视这一问题,因为毕竟是千万网友都关注的事情。
新闻记者控制心理势差的第二个方法就是降低采访对象的心理高度,由图三变为图四。
图7.5 心理势差示意图三
当然,新闻记者不是魔法师,不能够控制对方心理,但是可以在自己的观念中有意识地降低对方的心理高度,也就是以一种平常心对待访问,对待访问对象。即使对方位高权重、才华横溢、富可敌国,但是新闻记者也以平常之心待之,把他看成一个普通人。就像著名记者法拉奇曾经说过的那样,在我的眼中,没有什么国王和首相,只有访问对象。我国著名记者穆青也是这样,在他的新闻生涯中采访过的人物不计其数,无论国家领导还是普通群众他都能够以平等姿态对之,面对领导他能够泰然自若、谈笑风生,而和普通群众在一起他也可以水乳交融,打成一片。
图7.6 心理势差示意图四
(三)灵活调整心理
新闻工作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非守常性,新闻记者经常面对新鲜的事物、陌生的人物、全新的环境,因此其思维和工作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包括在访问时,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形灵活地调适自己心理。
在这一点,近代名记者邵飘萍有一些心得,例如和人交谈偶然获得新闻线索的时候,他说:“此时有两点须注意:(一)不可即示惊诧而对之穷追其所以然,否则彼将觉悟而后悔,或即要求‘顷所言者,我不应泄漏,请勿披露于报纸’则等于未闻矣。(二)不可立即告辞。如闻一语觉为重要而即起立告别,则其人又将觉悟而为上述之要求,是仍不能作为新闻之材料也。故必闻之泰然,若未闻也,使其不觉,无所约束。”[6]他的意思是记者在非职业的沟通交流时如果了解了新闻线索应该控制自己心理,虽然心里很高兴,但是表面要平静如水,不能露出惊讶之色或者立刻起身离开,这些都容易让对方警觉,给采访带来不便。
另外,新闻记者面对的访问对象也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外向,喜欢和记者打交道,有的则是为了通过媒体展示和宣传自己,所以这类人见了记者以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还有的人性格内向,不愿意和媒体与记者沟通交流,见到记者后三缄其口;还有的人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和记者交流的时候谨小慎微,遮遮掩掩等等。面对这些不同种类的采访对象,新闻记者首先需要审视判断,了解对方性格特征,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访问方式,针对第一类访问对象记者要牢牢把握话语控制权。在访问中,访问对象是主角,新闻记者是主导,新闻记者要通过主导话语进程来让访问对象表演,这才是一出好戏,但是如果对方表演欲过强,那么就容易脱离新闻记者对话语的控制,说了很多,但是对新闻记者有用的素材却不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新闻记者的主要精力需要放在对语言控制上,在对方跑题的时候,通过话语转换、提问、打断等方式时话题回归正轨。而新闻记者如果面对的是第二类访问对象,他们就应该将重点放在鼓励、赞扬,通过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对方的谈话欲,再一个在对方讲话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尤其在谈话开始时候,即使对方谈的内容和自己采访无关,也要小心翼翼地疏导到自己需要的主题上来。而对于第三类对象,新闻记者要分析和判断原因。有的人是害怕被打击报复,针对这类人,新闻记者应该给对方作出承诺,为对方保密,不给对方带来麻烦。而有的人不愿意谈则是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新闻记者则可以给对方分析一下事件和他的利害关系,有的还可以将访问对象的对立方对他的评价内容告诉他,这样就可以激发访问对象的辩护欲望,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就会给新闻记者提供丰富的素材。
再一个,新闻记者在访问时还需要观察和分析访问对象的心理再予以应对。法拉奇采访基辛格的时候就采用这种方法,基辛格是著名外交家,在上世纪70年代纵横世界外交领域,用法拉奇的话说:“他被称为超人、超级明星、超级德国佬。他拼凑自相矛盾的联盟,签订无法实现的协议,使世界像他在哈佛大学的学生那样为之屏息……他可以在他想见毛泽东时就能见到,在他想去克里姆林宫时就能进去,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叫醒总统并进入总统的房间。”[7]在采访基辛格时,法拉奇对对方进行了仔细观察:“1972年11月2日,星期四,他如期在白宫接见了我。他气喘吁吁地向我走来,板着脸对我说:‘早安,法拉奇小姐。’然后,还是板着脸把我让进了他那陈设华丽的书房,那里到处放着书籍、电话、纸张、抽象派的画和尼克松的照片。进去以后他竟忘了我的存在,背着我,开始阅读起一份打字稿。我站在房间中央感到有点尴尬,而他始终背着我念他的打字稿。他这样做既愚蠢又不礼貌,但是这种局面倒使我有机会在他研究我以前先把他研究一番。我发现他毫无诱人之处:粗壮的矮个子,顶着一个羝羊般的大脑袋。我还发现他并不从容自如,并不那么自信。在跟对手打交道之前,他需要一些时间作临场准备,需要凭借他的权势来壮胆子,其结果是表现得极不礼貌。这是怯懦者的经常表现:色厉内荏。也许他本来就是如此。”[8]也正是发现了基辛格的这一性格特征,所以在访问时,法拉奇采用了欲擒故纵的采访方法,通过给基辛格提供舞台让他放情表演的方式采访到了一个脱去层层包装的真实外交家。例如,法拉奇问:
基辛格博士,那么怎样来解释您成了风云人物,甚至几乎比总统更出名这一事实?对此,您有什么理论吗?
基辛格博士,我不敢肯定,我想通过这次采访找到理论根据,但是没有找到。我想归根到底是成功使您出名,我的意思是说您就像一个棋手走了几步好棋一样,首先是中国这步棋,人们喜欢能吃掉国王的棋手。
我明白了,您就像不带枪的亨利·方达,时刻准备为正直的理想伸出拳头。他是孤独的,勇敢的……
法拉奇的这次采访产生了轰动影响,几乎美国所有的报纸都转载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采访给基辛格带来了麻烦,尤其是破坏了他和尼克松之间的关系,尼克松不再是那个他随时可以见到的美国总统,包括他给总统打电话都被拒绝了,基辛格说。接受法拉奇的采访是他一生做的最愚蠢的一件事情。
新闻记者在访问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判断对方的话是否真实,当然这是一件难度很高的工作,但是通过其口头和身体语言进行心理的分析判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新闻记者采访时经常会遇到访问对象出现语误,有一部分语误是由于对方没有充分准备或者见到记者紧张、兴奋等等引起的,这些语误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也有一些语误“本身就有一定意义……口误的结果本身就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完全正当的、有目的的心理动作,是一种有内容、有意义的表述。到目前为止,我们谈起的总是失误动作(错误动作),可现在看来,似乎这种错误动作本身有时也是一种很正常的动作,它仅仅是代替了那种更为人们所期待或意欲的别的动作而已”。[9]所以说,有些语误是人们心理的真实体现,它比正常的话语包含更多而且更加真实的信息。基于这一点,假如对方出现语误,新闻记者可以按照语误提供的线索进行分析,说不定能够拨开云雾见得天日。
再一个就是体态语言,体态语是人们通过身体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声调、眼神、服装、手势、姿态、空间距离等等。美国著名测谎专家斯坦·沃尔特斯说:“说话者对其言语输出的注意力高于对其非语言行为的注意力。因此,非语言行为所占比例就高于其言语行为的比例。据估计,人类多达三分之二的交际是由非言语行为或身姿语所组成。”[10]正因为人类对体态语言的注意力相对较少,所以控制力也相对较弱,它就能够更真实、更不受控制地表现人们的真实心理。沃尔特斯从头、眼睛、胳膊、腿、身体姿势等方面对谎言进行了分析,比如他说:“一般来说,当我们在和某人谈话时,我们的面部表情始终在变化。当我们对说话人的话做出反应时,我们的面部表情会变。当我们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或心情时,我们的面部表情也会变。如果我们的脸上没有了这些表情变化,那就是虚假的表情或装出的表情,很不正常。如果你发现听你说话的人面无表情,他实际上是在尽力避免暴露出重要的或者必要的有关他对当时话题的看法和情感反应的信息,他也许不想让你看出他的心口不一,因此他对你并不坦诚。”[11]正因为人们的体态语言可以给新闻记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信息,所以在访问的时候,新闻记者更需要察言观色,通过体态语言或者通过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的结合来判断对方话语的真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