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访问:新闻工作的基础

访问:新闻工作的基础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著名记者杰克·海敦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2]尽管实际可能没有杰克·海敦说的那么绝对,但是访问确实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在这中间,访问、交流是最重要的工具。2016年8月19日,CCTV5发了一篇微博“谌龙赛后采访突然消失”,记者的采访是这样的:记者:跑到看台做一个手势,相信是给特殊的人的吧?

访问:新闻工作的基础

著名记者杰克·海敦说:“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的。”[2]尽管实际可能没有杰克·海敦说的那么绝对,但是访问确实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

新闻记者是社会活动家,他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在这中间,访问、交流是最重要的工具。如果一个新闻记者懂得访问技巧,他就可以和采访对象聊得很投机,搜集到许多自己需要的素材,而且还能和对方成为朋友,如果以后有了新线索,他也可以更快知晓。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就特别善于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他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到宁陵、十进辉县、两上红旗渠,和这里的干部群众拉家常、谈工作、交朋友。穆青还十分重视基层新闻工作,即使后来身居要职,他只要有时间见到了基层记者,都会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讲基层的见闻。总社的同志们管这叫“吹会”,后来还渐渐地成了传统,每年都要邀请基层记者来“吹”几回。那些满是乡土味的故事和情真意切的报告给“上面”的记者带来了很多素材和灵感,也带来了新的思想,很多精品稿件就这样被“吹”出来了。[3]这里的“吹”其实就是访问,就是通过沟通交流使下情上传,上情下达。

相反,如果一个记者没有运用访问技巧,他就无法和采访对象有效沟通,甚至还会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2016年8月19日,CCTV5发了一篇微博“谌龙赛后采访突然消失”,记者的采访是这样的:

记者:跑到看台做一个手势,相信是给特殊的人的吧?王适娴的吧?

谌龙:我是给我自己的。谢谢!

记者:谌龙,稍等,这是混合区的直播的采访,谌龙。(www.xing528.com)

谌龙:一个吧。

记者:好,一个一个。够了。从整个的这次比赛来说,感觉是不是一场比一场好?

谌龙:我觉得打到半决赛了,肯定没有比较差的吧,大家都很想赢,我觉得自己今天打得还是不错。

记者:怎么期待明天决赛呢?

还没有等提问完毕,谌龙已经离开了采访现场,使在场的记者显得有些尴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虽然谌龙和王适娴是一对情侣,但是显然谌龙不希望在大赛前牵涉到自己的私事;再一个就是记者的提问带有明显的诱导性,答案也显而易见,所以就没有引发对方的谈兴,导致访问没有成功,最后以尴尬收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