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采访也是这样。如果新闻记者没有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就匆匆上阵,最后很容易以失败告终。
2007年,刘翔在日本大阪田径赛中获得大满贯,有记者在采访他时提出的问题引起了网友的不满:
你比赛服的号码是441,4+4+1等于9,今天你又在第9道,是不是9是你的幸运数字?(网友点评:这哪跟哪啊)
你是不是在比赛前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网友点评:废话)
你昨天的比赛是不是感觉非常完美?(网友点评:你说呢)
经常参加国际大赛对提高你的心理素质是不是非常有帮助?(网友点评:多新鲜呀)
你的教练是不是给了你很大的帮助?(网友点评:没帮助要教练干吗)(www.xing528.com)
如果将来有新人上来你是不是会更刻苦地训练?(网友点评:没新人就可以不刻苦吗)
央视的另一位著名记者董倩也曾经讲述过她的一次尴尬经历。2000年的时候,她去采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的副所长陈怀。在采访时,董倩问了一个和节目内容相关又大而化之的问题,类似于中国电信为什么会双向收费,陈怀当时戴上了一个领带,一边优雅地整理着一边说:“我建议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再来问我,好吧?”董倩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被侮辱了,但她坚持做完了采访。这次采访让她记忆深刻,她决定以后不做充分的案头准备,不对问题有充分了解的话,再也不去采访专家。
这两名记者在采访中出现的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做好采前准备而造成的。采前准备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一般可以分为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两种。
所谓平时准备就是记者平常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前文曾经谈到,新闻记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历,这些其实就是一种准备,尤其在突发事件来临,没有时间进行临时准备时,新闻记者就需要依靠这些平素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去开展新闻采访工作。在新闻现场,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经验丰富的记者常常具备更加强烈的新闻敏感,也能够发现新闻事件更好的采访角度和主题,其原因就在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些新闻记者平时做的知识和经验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所以才能够游刃有余。
第二种是临时准备,也就是新闻记者在接到采访任务以后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因为在新闻采访中除了突发事件以外还有预发事件,即新闻记者可以预料将要发生的事件。比如预约采访某位军事专家,某个单位或者媒体自身策划的一个活动等等,对于这类事件的发生时间,新闻记者是可以预料和掌控的。另外还有些新闻事件并不是十分紧急,可以给新闻记者预留准备时间。在这两类事件的采访中,就需要新闻记者有针对性地临时做一些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就叫作临时准备。较平时准备而言,临时准备时间性更强,是新闻记者得到新闻线索到新闻采访之前这一段时间中进行的准备工作;再一个其针对性也更强,因为新闻记者已经了解了采访任务和对象的情况,所以能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