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闻工作者不喜欢采访会议,认为会议新闻呆板、程式化,不容易写出新意,不容易出好新闻。其实这是对会议新闻的一种偏见。
首先,会议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新闻价值,很多工作是从会议布置开始的,很多国内外大事也是发生在会议上,所以会议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采访价值。例如一年一度的“两会”既是全国人民的盛会,同时也给新闻媒体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各大媒体都派出精兵强将,创新采访方式报道“两会”。在2018年的两会中,腾讯新闻和全国30多家权威媒体合作打造“两会”跨媒体报道联盟,以一线采访素材、权威编辑视角,借助图文、短视频、直播、H5交互等多种报道形式,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网站专题、新闻插件等多种渠道,为全网用户呈现了“两会”全景。期间直播118场,累计时长300小时,发布短视频1332条、图文稿件4000多篇,开设新闻专题26个。[4]
其次,会议是一座富含新闻线索的矿藏,只要新闻工作者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新闻线索。例如工作总结会是对一段时期以来组织或者个人工作的梳理和总结,在总结里有翔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独到的经验体会、具体的工作措施,这些都可以成为记者发现新闻的突破口。现场会是在生产场地或出现工作典型的地方召开的有关会议,现场会选取的单位和场所本身就具备采访价值,记者如果细心发掘,就可以在这里找到新闻线索。再比如表彰会,被表彰的往往是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在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是新闻记者撰写人物通讯的绝佳题材,在采访这些人物时,记者应该深入采访,找到典型事例和细节。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民日报》记者赵永新采访了屠呦呦研究员,并且以《走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屠呦呦 一辈子专注青蒿素》为题刊发了她的人物通讯。在采访中,记者抓住了一个很生动的细节。上世纪70年代,在新药临床前试验时,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上临床。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成为首批人体试验的志愿者,幸而没有发现新药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二维码3.2 《走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www.xing528.com)
新闻工作者要特别重视从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以及媒体吹风会中获取线索,因为这些会议就是专门用来给新闻工作者提供新闻线索的,有的还是独家的重大新闻信息,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重视这类会议的采访报道,尤其重视从这类会议中获取新闻线索。
除了这些,记者如果在会议中细心观察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018年3月,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在参加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新闻发布会时敏锐地发现新闻发布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发布会没有了新闻通稿,记者手里还多了一张表格,这张表格是用来给新闻发言人打分用的,而且整场新闻发布会对公众直播。于是山西台的记者立刻搜集采访了第一手资料,及时摘取最精彩和重点的内容加以提炼,最后通过静态图文亮点+精编版要闻嵌入的形式在山西广播电视台的微信公众号“黄河头条”中播发,很好地体现了政府部门推进改革、优化服务的新举措。
二维码3.3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没新闻通稿,记者还要给发布会和发布人打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