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开始出现手抄小报,一些机构和商人专门搜集商业行情、货运信息,然后抄写成报纸向公众出售,售价为一个铜币(Gazette),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早期的近代报纸称作“格塞塔”(Gazette)。从事抄写新闻信息的商人就成为了早期的新闻记者。
19世纪初,中国也开始有了近代报纸,职业新闻记者随之相伴而生。尤其在近代商业中文报刊诞生后,新闻记者开始在中国大量出现,例如《申报》创办后就开始聘有本埠和驻外访员,[13]到1875年,《申报》已经在北京、杭州、南京、武昌、汉口、扬州、宁波等26个城市设立了特约记者,他们采访了大量新闻信息。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申报》还会专门派出采访人员前去采访。1874年,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兴兵台湾,《申报》专门派出记者漂洋过海来到台湾采访,对战场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沙漠中者,计营十座,兵士七百人……中驻东兵千五百人。傍有石笋一枝,高插云表;东人于逼近番社一带,又有千五百人为之环守。然观于琅 之东兵,则漫无纪律,不足为训练之师也……”[14]可以说,这是中国报刊中较早的一次军事采访。
虽然新闻采访活动已经在报刊中较为常见,但是新闻学意义的“记者”一词还没有被惯常使用,人们分别使用“访员”“访事”“友人”“访友”“探友”等称呼他们。《申报》是1893年7月开始出现“记者”这一专门用语的,后来的《清议报》《新民丛报》在报端逐渐使用这一词汇代替过去的称呼。
19世纪30年代,电报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直接催生了一种全新新闻机构——通讯社。通讯社使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广,这给新闻记者的采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们的采访已经不局限于一城一国,于是通讯社和有些报社开始设立驻外记者。例如世界知名通讯社英国路透社在发展到19世纪中叶时已经在上海、纽约、孟买、开罗、墨尔本、开普敦、渥太华建立了7个分社,国内职员仅有600多名,分布世界各地包括各种国籍的职员在2000名以上,再加上在世界各地的通讯员共约25000人,每年采访经费在500万英镑以上。[15]中国出现最早的通讯社是路透社远东分社,该社不但负责中国还担负西伯利亚、日本、朝鲜、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新闻采访任务,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新闻基本被路透社垄断。(www.xing528.com)
上世纪20和30年代,广播和电视节目正式播出,它使新闻记者的采访步入全新阶段。广播和电视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可以进行现场直播、更加生动形象,交互性更强等传播特性冲击着传统的新闻采访行为,新闻记者采访的工具、行为、语言、意识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和上世纪90年代开始勃兴的网络对新闻传播的改变还是相形见绌。网络不仅在上述方面革新着新闻采访行为,更重要的是它变革了新闻采访主体。随着互联网络的日益大众化,博客、微信、微博、抖音、梨视频、头条等网络信息平台的诞生,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新闻制作和传播,他们扮演了和传统媒体中的职业新闻记者一样的角色,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主体,新闻采访呈现出去中心的泛化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