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一生胸怀大志,不怕艰苦,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奔赴各地了解民情,深入农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
范仲淹在苏州任上,首先抓办学、兴水利。传说望亭也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一年范仲淹来到如今宅基村田都里,他找了多位老农,蹲在田头和人们促膝谈论,询问今年稻谷多少产量,交了公粮后家庭留粮够不够一年生活用。当听到亩产量高者与低者相差一倍还多,范仲淹沉思了一番,请大家分析产量差异的原因。
人们讲:播种下去到出苗,不论低田、高田基本一个样,但过了年到了农历三月份,春雨一下,高田里的苗还一片兴旺,低田里的苗却变得黄瘦无力,这是积涝伤苗,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范仲淹指着田中说:我们过去只是把田全部翻一翻就下种,一旦下雨了满田是水,如今我有一个方法,不全部翻耕,把田块做成一垄一垄,垄中心留三棵桩,不用翻耕,两侧泥块向中心耙,如此中心高,两侧低,水往低处流,就流出了田块。这样一来田中积不了水,有利于苗的生长,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农民们一听有道理,齐声说:“就这样办。”
范仲淹同农民们一起牵着牛,来回数次,把瓦垄式田做成样板,让大家学习。到了第二年,范仲淹将这样的种植法在全苏州推广开来。于是家家户户收成都有了提高。(www.xing528.com)
夏收结束,农民们忙于栽种水稻,范仲淹又来望亭沿太湖一带。他看到农民们脚踏水车,满头大汗,甚至连小孩子也在帮忙。于是范仲淹叫来几位木匠师傅,在场上画图形,反反复复示范,经过大家动脑筋,最后做出模型:圆形车盘,盘四周做上齿轮,齿轮带动轴轮,用马拉动车盘,从而把水从河中车上来,哗哗地流向农田。试验成功后就按比例仿制真样,在场人群看到马拉车盘灌水成功,大家不禁拍起手来。这种水车造型,很快传遍江南各地农村。
就在六月莳秧快要结束时,范仲淹第三次带着随从来到望亭。他边走边看,从仁巷港南走到南朱家港中间,见好端端的农田没有栽上水稻,他下马来到村上,找了几位老农询问原因。在场的几位农民告诉了范仲淹:因为这些农田离河道较远,即使栽了秧苗,由于灌水一到两天还等不上水进这些田,农田上不上水,稻苗就会被太阳晒死。范仲淹思忖片刻,有了主意。他号召大家大干一场,从西太湖临角里桥到东吴巷那里,全长六里路不到,开挖一条河,便于灌溉。后来人们就把这条河叫南河港。以此推而广之,望亭开了很多的河。这些河不宽,但从东到西是一条条直线。河道开好了,从那时开始,南河两侧农田年年都能种上水稻了。望亭一里一条河、半里一条浜的河网水系是范仲淹在这里的创举。
有一次范仲淹路经一个水潭,见早上水深半潭,回程时这个潭一边塌方,造成一潭水向外溢出,便从中得出一个启发:江南雨水多,从岸上冲刷下的泥浆带到河中,造成河道淤塞,水流一时不畅,就会造成洪水漫淹、百姓遭殃。于是范仲淹要来一根竹棒,插进河道,提起一看,竹棒上一段黑污泥正在发臭。如果把发臭的污泥挖起来,河道水流增大了,淤泥聚集一起还是很好的肥料。范仲淹想到这里,立即在望亭找了多位农民一起商议。农民们一致同意范仲淹的意见。范仲淹从府中拿出一笔款子来,到造船坊打了几十条罱泥船,支持农民疏河挖泥。为了把河泥挖起来,农民们发明了罱泥网、扒网、拖袋网。为了存放淤泥,又发明了农田中开潭的方法:放一些稻草、猪屎灰、杂草一起沤制,后来人们把这种泥叫草塘泥,开成贮藏污泥的潭叫灰潭。从那时开始,江南农民种田必须罱河泥、开灰潭,莳秧前必须发担(把沤制的泥运到田中,撒开来)。
范仲淹在苏州的几年时间,一系列农业改革都在望亭顺利进行。望亭百姓受益了,望亭农业也一直走在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望亭农业仍然走在苏州市前列。20世纪60年代初,望亭被全国定为十大样板之一(水稻全国样板)。中央派来许多水稻专家(如陈永康)推广单季稻“三黄三黑”生产经验,陈永康还选育老来青等水稻新品种在望亭推广,后来全国农业机械试点又选在望亭。此外,农业灌溉电力化、化学除草、免耕麦等都是从望亭开始的。
口述人:郑民德、章福根、谈大宝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