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梨洲竹桥黄氏,在武林读书,与江浩、张岐然一起学习

黄梨洲竹桥黄氏,在武林读书,与江浩、张岐然一起学习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祯六年,黄宗羲二十四岁,在武林南屏山下读书,与江浩、张岐然一起学习。当时杭州有读书社、小筑社、登楼社等。崇祯七年,黄宗羲二十五岁,仍与读书社的各位君子一起,在杭州武林读书。杭州的北城城门,称武林门,宋时称余杭门,出了门就是余杭了。崇祯皇帝继位后为其平反昭雪,谥忠节。崇祯初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黄梨洲竹桥黄氏,在武林读书,与江浩、张岐然一起学习

崇祯六年(1633),黄宗羲二十四岁,在武林南屏山下读书,与江浩、张岐然一起学习。江浩,字道安,后来出家,改名济月;张岐然,字秀初,后来出家,改名济义,即仁庵师父

征君沈寿民从海外返回,到黄竹浦看望黄宗羲,没有遇到黄宗羲,就离开了。秋天,沈寿民及芜湖的沈士柱到武林,与黄宗羲一起住在孤山读书社,诸君子都来会面。当时杭州有读书社、小筑社、登楼社等。

冯悰与张岐然、江浩,共同邀请黄宗羲结为朋友。黄宗羲与江西的刘同升及沈寿民、沈士柱等各位文人往来,共同讲习《论语》《周易》,学问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凿空新义,石破天惊”。

这年,黄宗羲的三弟黄宗会,递补为博士弟子员,也就是绍兴府学的诸生。十二月二日,母亲姚太夫人逢四十岁生日。宁波的万泰、陆符两位先生,拿着沈士柱所刻的“昆铜寿启”四字,前来祝贺。曾担任御史的瞿式耜,作诗数章为寿。

崇祯七年(1634),黄宗羲二十五岁,仍与读书社的各位君子一起,在杭州武林读书。当时,黄宗羲讲习律吕。律吕,是用来校正乐律的器具,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有十二律,一管一音,有一定音高标准和相应名称,后用来形容乐律或音律。

杭州的北城城门,称武林门,宋时称余杭门,出了门就是余杭了。张岐然是余杭人,黄宗羲就与张岐然一起,选取管内薄膜好而且均匀的竹管,截取为十二律管,然后用四清声试吹,先确定十二律之一的黄钟,就这样自制十二律管。

黄宗羲到苏州,就住在干山管鑨的家里。管鑨,字乾三,世称管鑨先生,他是中兴天台教的人。因为天台之学,功夫细密,“非沉默者难以承当”,所以管鑨深切地寄期望于黄宗羲。(www.xing528.com)

到苏州太仓,黄宗羲看望了张溥、张采两位先生。听说某家有藏书,黄宗羲就与张溥提灯前往。

到浙江嘉善,正好遇到安葬魏忠节公。魏忠节,即魏大中,是黄宗羲父亲黄尊素的同僚,被魏忠贤陷害至死。崇祯皇帝继位后为其平反昭雪,谥忠节。

随后,黄宗羲跟随刘宗周先生回到杭州。当时,担任中书的陈龙正与绍兴知府把一封书信呈送给刘宗周,刘宗周看后交给黄宗羲。黄宗羲看完后,把信放到一边,笑着说:“迂腐。”过了很久,刘宗周说:“天下谁愿意成为一个迂腐者?”

当时,高攀龙的遗集刚出版,黄宗羲在船里整日翻阅。刘宗周摘录其中掺入佛学的内容,给黄宗羲看。高攀龙为东林党领袖,那年,魏忠贤搜捕东林党人,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黄宗羲返回绍兴府城,与周仲在木莲庵不期而遇,在书架上看到他的先人周述学先生的《神道大编》数十册(讲述律吕、舆地、算法等的大型学术著作),放书的架子很大,长宽都有两尺多。黄宗羲想全部抄录这部书,因为周仲要游楚,最终没有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