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动学习设计与优化,基于数字媒体技术

移动学习设计与优化,基于数字媒体技术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移动微学习活动作为一种与移动技术相融合的学习活动,根据其特征,它的设计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3种理论体系,本节将对其分别进行概括分析,为移动微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无论是基于App还是其他社交平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移动微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同样具有较多的指导性意义。

移动学习设计与优化,基于数字媒体技术

移动微学习活动作为一种与移动技术相融合的学习活动,根据其特征,它的设计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3种理论体系,本节将对其分别进行概括分析,为移动微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框架

1)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等人于19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的。其中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存储、信息提取和信息加工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付出的“心理能量”。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整个认知负荷主要由3种类型的认知负荷构成,包括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关联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主要是由学习材料的难易及复杂程度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决定的;外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任务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引起的;关联认知负荷则主要和学习者的认知努力有关,是“学习者在图式建构和自动化过程中意欲投入的认知资源的数量”。关联认知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图式的建构和自动化的形成,它们的形成可以弥补工作记忆有限的缺陷,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工作记忆资源,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有效的学习,实际上是建立在内在认知负荷和外在认知负荷都低、关联认知负荷高的基础上的,因而为了帮助学习者实现更有效的学习,在具体的移动微学习活动设计中,要尽量降低内在认知负荷与外在认知负荷从而提高关联认知负荷,即要充分考虑学习材料的特点及移动微学习活动中相关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一般来说,学习材料难度低,需要加工的元素数量少,那么认知负荷就低,而难度较大的就相反,它对工作记忆要求高,认知负荷也高。对于同样的学习材料,对该材料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学习时认知负荷低于完全没有基础的学习者。因此,确定学习材料的难易度要适中,从而力求将内在认知负荷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除此之外,优化学习材料是最为关键的也是对学习活动设计影响最大的呈现方式,提高活动设计水平,通过重新组织信息,有效降低外在负荷。另外,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起到引导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作用,使他们积极、主动加大自身的认知努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关联认知负荷。

总体来说,根据认知负荷理论,在移动微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资源、组织方式等要素的设计,例如,能用一种媒体呈现清楚的内容不要用过多的媒体来呈现,以更好地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最终帮助学习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

2)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联通主义的思想最初由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于2005年提出,它被定义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知识是网络化联结的,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联通主义认为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是一个个节点,管道把节点连接成网络,知识就在管道中流向每一个连接的节点。在互联网环境中,学习就是将不同专门节点和信息源联结起来的过程,它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种“网络联结和网络创造物”。在这种理念下,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个体的内化活动,而是他们利用新的学习工具迅速改变知识,持续获取新信息,保持个体与其他节点联系、畅通的整个过程。

移动微学习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学习形式、资源及工具等与传统学习相比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学习已不是局限于纸质书本、班级课堂,而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的基于微型学习内容的学习。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与外部关系及知识网络的建立,在其理论框架下,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网络的形成过程,每个人所学的知识存在于动态的网络情境中。本书已对移动微学习的内涵进行了相关分析,移动微学习不仅局限于App形式,更多的是个体在移动媒介终端支持下来实现对分散在不同节点的微型内容的结构化联结,类似于“百度知道”这样的互动问答平台,不同的个体都可以贡献自己的知识帮助解决他人的问题,而提问者可以从其他个体的回答中学到知识。无论是基于App还是其他社交平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移动微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同样具有较多的指导性意义。对移动微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应重点关注移动微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所处的知识网络的关系,通过活动帮助学习者建立起自己的知识联结,培养学习者学习的能力,使学习者能够及时、有效地检索到自己所需的知识所在的节点,进一步实现关系的建立及知识建构,最终完成整个移动微学习活动。(www.xing528.com)

3)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经列昂杰夫、恩格斯托姆等人进一步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现今公认的活动理论。具体来说,活动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观点。

①活动是活动理论分析中的基本单位,人类的活动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该系统要素主要包括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前三个要素是活动的核心成分,后三个要素则为活动的中介成分。主体作用于客体是以工具为中介的,同时所有的活动均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即都需要规则、共同体及劳动分工的参与。

②活动理论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的范围之外”。也就是说,活动实际上是反映了主体的需求,当主体满足时,它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将停止活动。在这里,活动被进一步区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者相互依存、彼此关联,通过内化可将外部活动转为内部活动,与此相反,通过外化可将内部活动转为外部活动,这两者构成了整个学习活动。

③活动是有层次的,自上而下包括活动、行动和操作3个层次。在位于第一层的目的性层次,活动是以客体为导向的,具有目标性,主体的动机是驱动活动的动力;在第二层的功能性层次,行为是活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要实现活动并最终满足动机;在第三层的常规性层次,行为是靠一系列的操作完成的,这些操作依赖于一定的条件,且是无意识、自动完成的。

由上述可知,活动理论中不仅强调活动的系统性,也十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工具,这为移动微学习提供了一个以移动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活动框架,能够很好地解释移动微学习活动及其活动目标,同时也利于从活动的视角进一步厘清移动微学习活动情境中不同要素间的关系,更好地以学习活动促进移动微学习的最优化。在移动微学习活动这个系统中,学习者应是广义的学习者,他们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包括在校学生、职场人员、退休老人等多种类型。客体则是在移动微学习活动中学习的具体对象,如微课件、微内容等。另外,这里的工具可以将其理解为软硬件工具的集合,包括了各种手持终端、App以及信息检索与查询工具等。共同体当然是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劳动分工则是移动微学习活动中不同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任务分工,规则是活动参与规则、评价规则、互动交流规则等的集合。此外,根据活动理论的观点,任何学习活动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整个学习活动系统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因此,移动微学习的活动设计首先要明确移动微学习是以移动技术为中介的,要考虑具体使用的移动学习设备中介是什么,并对其中的共同体、角色、规则及劳动分工等进行一一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具体设计,从而构建一个能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活动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