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媒体技术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的11个原则

数字媒体技术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的11个原则

时间:2023-1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为了推动移动技术在高等教育课堂中的应用,Herrington等人基于他们在移动学习项目——“新技术、新教法:使用移动技术创新教与学”中的发现,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移动学习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的11项原则,这11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分别如下:1)在真实情境中使用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发生在真实情境中。6)在非传统场合使用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可以在人们需要的任何地方发生。

数字媒体技术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的11个原则

2009年,为了推动移动技术在高等教育课堂中的应用,Herrington等人基于他们在移动学习项目——“新技术、新教法:使用移动技术创新教与学”中的发现,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移动学习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移动学习教学设计的11项原则,这11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1)在真实情境中使用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发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者参与的问题、挑战、调查和探究都是发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具有个性化特征和现实相关性,可让学习者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学习的情境可能是在商业环境中、教育环境中或者纯粹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涉及协作、反思和表达活动。

2)在移动的情境中使用移动学习

移动电话、智能手机、PDA以及MP3播放器这些移动技术均支持学习者在移动中学习。移动学习非常适合学习者在跨主题、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情境中学习。例如,通勤人士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旅途中可通过移动学习在一天不同的时间里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

3)为移动技术应用探索提供适应的时间

高校学生在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方面几乎不存在任何困难,他们是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探索移动技术特点,以及这些技术设备在教育中的用途。在探索如何进行移动学习方面,学习者可采用分享知识、同伴辅导以及参与真实情境中的任务这些已经被证明的有效方式。

4)混合使用移动和非移动技术

有些学习任务需要综合使用移动与非移动设备,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教师使用桌面端工具开发和制作电子课本并发送到电子书包(移动端)中供学生使用就是移动和桌面相互整合的一个典型例子。移动设备具备的展现媒体材料和在线同步信息的功能弥补了其自身的不足,增强了它们的能力。

5)自发地使用移动学习

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讨论过移动学习具有很强的、自发的、非预期的和随机的特征。我们需要培训和引导学习者自发地使用移动学习方式,例如,用手机记录和分享学习内容,为个人或社区提供宝贵的知识。

6)在非传统场合使用移动学习(www.xing528.com)

移动学习可以在人们需要的任何地方发生。正式学习发生在教室和报告厅等正式的教育场所,而等公交车、与同事共进午餐或者工作时间和场合发生的多是非正式的学习。移动设备以及无线网络的普及使得移动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发生,因此,原来因技术条件不具备而学习难以发生的非传统场合是移动学习的主战场。

7)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均可

移动学习可以是个人单独进行,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协同。教师既可以设计个别化的移动学习活动,如收听播客;也可安排一组学员共同创建和共享播客,这是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过程。

8)探索移动学习的适用性和潜力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移动学习技术达成活动目标,其中一种技术会比其他技术更具优势。例如,数码相机可以拍摄出比手机分辨率更高的图像,但是手机的便携性更好,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在各种场合中使用。一种技术不可能适用所有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教学需要和约束条件的限制探索出局部最优的技术方案。

9)学习者使用自己的移动设备

学习者尽可能在移动学习中使用自己的设备,以确保熟悉和使用过设备的相关功能。若是让学习者使用其他新设备,不仅需要一个尝试和学习的过程,还要进行一些个性化设置。

10)将移动学习作为知识建构的工具

记录、展示、分享或者反思知识建构或者多人协同建构的活动在教学中是很常见的。移动技术为这类知识建构的过程提供了更多机会。将移动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使用,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并提供促进知识建构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是可复用的、可持续的,还可扩展以供大规模的用户使用,如在微信群中分享的学习内容。

11)移动学习不仅要消化知识更要产生新知识

从内容生产和使用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移动学习实践主要是通过电子图书、视频内容、移动网站等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然而,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更多地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内容积极建构和合作建构促进学习者学习。常见的形式是通过移动设备创作新的学习内容和随后将制作好的内容分享并进一步讨论和反思,Wiki和微博、微信这些应用都可帮助我们促进知识的创造和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