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若干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移动学习的效果即移动学习的组成要素在不同层面、不同环节相互作用及变化汇聚形成的合力的最终体现。本书运用系统思维,通过对移动学习进行特征分析以及对现有移动学习系统结构进行解析,旨在厘清移动学习的要素构成及关系,为后续实现技术支撑下的移动学习可靠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由于研究视点的差异性,移动学习系统的要素划分也不尽相同。张文兰团队以传播学为研究视角,在分析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及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要素分析的移动学习过程模型(图3.1),其认为移动学习传播系统应包括5个要素:传播者(包括学习个体、教师、教学组织、服务厂商)、信息资源、媒介与通道(终端设备及移动通信技术)、接收者(学习者)、学习环境。
图3.1 基于要素分析的移动学习过程模型
方海光团队对移动学习的系统支持环境进行研究,其观点可归纳为2条路线、3个层次、6个要素(图3.2)。其中,2条路线是指学习驱动的环境路线及技术驱动的环境路线;3个层次是指移动学习装备环境、移动学习支持环境和移动学习服务环境;6个要素是指移动学习终端设备、移动学习网络接入、移动学习平台开发、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移动学习的内容选择与设计及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综合上述观点,以传播学的视点切入,以信息传播途径为脉络,对移动学习的实际发生过程进行路演,将其要素依次划分为内容设计、资源生产、平台管理、个性推送、网络传输及终端应用。移动学习的要素之间存在明显的时间衔接性,且隐性涵盖了信息传播者的功能与信息接收者的诉求。随着技术的驱动演化,内容生产、平台管理、网络传输呈现隐化现象,资源生产、个性推送、终端应用呈现显化现象。
(www.xing528.com)
图3.2 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
随后,本书依据要素之间的耦合性与关联性,经归纳演绎将移动学习划分为3个层面:内容设计与资源生产归属于移动学习资源层面、平台管理与个性推送归属于移动学习服务层面、网络传输与终端应用归属于移动学习终端层面。
为切实推动移动学习的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移动学习的可靠性支持并不能泛泛而谈,生搬硬套,而应针对现实问题,对症下药。如前文所述,移动学习内容的价值性、移动学习资源的适用性、移动网络传输的流畅性是移动学习者集中关注的重点。本书据此基于要素分析构建技术支持模型(可参考图3.3)。其中,在移动学习资源层面,使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内容设计,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资源生产,旨在满足移动学习内容价值性的要求;在移动学习服务层面,基于云服务分布式架构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资源推送服务,旨在满足移动学习资源适用性的要求,实现“所得即所需”;在移动学习终端层面,使用移动流媒体技术优化网络传输效果,使用HTML5技术跨平台多端融合显示服务于终端应用,旨在保障移动网络传输的流畅性且优化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图3.3 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