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述信息化各要素结构图可以看出,无论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构建、信息资源库的研发,还是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产业的扶植和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其最终目的都在于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教育信息化来说,则是要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只有通过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即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并取得显著成效,才有可能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种教学环境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目标所要求的。
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并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才有可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才能真正弄清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那么,什么是“21世纪的能力素质”呢?美国21世纪劳动委员会的说法是:“它包括很强的基本学习技能,也包括思维、推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报告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在这5个方面的能力素质中,基本学习技能一般是指“读、写、算”能力;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思维、辩证思维、联想、想象以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上述5个方面的能力是信息时代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因此,从根本上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彻底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培养出大批21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目标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
①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基本学习技能、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www.xing528.com)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信息道德3个方面。
③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学习者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实践——能自主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能自主控制学习进程并进行自我评估;将学习视为享受而不是负担;教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建议者,而不是学习过程的主宰者。
④改变传统学习只注重知识接受的倾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掌握新型学习方式——通过提供信息化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利用数字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发现式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作式学习。
⑤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量增多,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更新率加快,有效期缩短。另外,由于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由此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感到不适应或是产生陌生感。在这样的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将变得至关重要。
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以及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自身的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