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私塾的教学内容不一,但总的来说,教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读书、作对和习文等几个部分,并且根据求学童子的年龄段有所不同。
(一)识字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基础。这跟我们现在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古代蒙养教育的识字教材一般用“三”“千”“百”,即《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指读识字,识字与背书结合。
(二)写字
写字是蒙学阶段的基本训练,习字时,一般是从“描红”开始。所以古代凡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字也必定写得好看。古代使用毛笔写字,讲究书法,基本功必须从蒙学练起,讲究“童子功”。明清时的蒙学有专门的写字教材,即字帖。它的教材就是我们读过的《孔乙己》里讲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这些字笔画简单,还有教育意义,适合儿童的学习。由于毛笔写字比较复杂,所以,教写字之前,先从研墨、润墨、持笔、运笔等基础练习起。这些练习都很磨人性子,做好了,能使小孩子养成心思沉稳、做事井井有条的习惯。
(三)读书
宋代以前,蒙学教材不统一,由老师决定或主家指定。宋代以后的蒙养教育比较发达。蒙养教材《三字经》《百家姓》等开始成熟。通常的教书先生都采用这些教材,似乎与现在的统编教材一个道理。那时候,古人读书之始一般是由教师领读,老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等学生能正确朗读后,则由学生自己读,教师给予必要指正。读书的过程中,还比较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强调“心到、眼到、口到”和正确的姿势。(www.xing528.com)
蒙养阶段读书只重视死记硬背。有一篇文章写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文章介绍道:“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当然,也有一些老师会给学生讲解意义。
(四)作对
即学作对子(对联)。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这里的“对课”即学作“对子”。有一个流传比较广的段子,讲的是鲁迅小时候在寿镜吾老先生处读书,一次老师出对子“独角兽”,其他人对“八足虫”“四眼狗”等,老师都不满意,唯独鲁迅对以“比目鱼”,得到老师夸赞。当然,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对对子的佳话很多,足以说明,对对子是小孩子的基本功课,也最能考校一个人的见识、视野。
(五)习文
即练习作文。
学生在完成这五个阶段的学习后,就达到了童生的水平,可以报考秀才,开始科举之途的拼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